第524章 杨蹈
这天天气晴好,正是周末,杨烜身上公事不多,准备到城外视察革命军。再过几个月,革命军就要与湘军展开决战。革命军陆海军各直属部队,已经开始陆续集结。
他特意带上妻子伍菡、儿子杨蹈,带他们一起出城散心。杨蹈快要三岁了,天资聪颖,却性格顽劣,令杨烜颇有爱恨交加之感。
去年,伍菡又为杨烜产下一女,取名为杨越。杨越还不会走路,被保姆裹在襁褓里,这次也跟着出了皇宫。
出城需路过白鹭洲,杨烜决定在白鹭洲中途停下,参加这里的义务劳动。“新首都计划”已经公布,白鹭洲将改造成一个公园。
南京市民反响热烈,为公园出钱出力。市政府亦组织了义务劳动,各界名流纷纷响应。
杨烜一家人先坐马车,到秦淮河码头再换乘汽轮,走秦淮河到白鹭洲。在马车上,杨蹈坐在父母旁边,还算老实。一上汽轮,他高兴极了,在汽轮甲板上跑来跑去。
杨蹈穿一身藏青色革命装,戴一顶小棉帽,胸口的金色长命锁左右摇摆,煞是可爱。他自小活泼好动,能够一口气跑上数十米,天资聪颖,已经开始背诵唐诗宋词。
方华追不上他。
方华是广州大族方家的大小姐,因丈夫早死,方华一直在守活寡。革命军占领广州府后,方华离开婆家,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她知书达礼,被伍菡请来做家庭教师。
秦淮河河道并不平整,曲折往复,汽轮有些颠簸。杨蹈却在甲板上奔跑自如,方华是小脚,竟然追不上她。
杨烜的贴身卫士丁子晖上前帮忙,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把抓起杨蹈。
杨蹈拼命挣扎,一边咯咯咯笑,一边抱起丁子晖的右手就要咬。丁子晖的右手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杨蹈的细牙只在上面留下一排细细的牙印。
丁子晖并不敢责骂杨蹈,杨蹈也丝毫不怕他。杨蹈人小鬼大,心里明白得很,除了父亲杨烜,其他人并不会真的打他,包括母亲伍菡。
杨烜生气了,把杨蹈叫到跟前,把他训斥了一顿。杨蹈很怕杨烜,在杨烜面前老老实实不敢动。他微微低着头,嘴唇紧绷,一双肉乎乎的小手不安地摆弄着胸前的长命锁。
训斥着训斥着,杨烜就收不住了,一会儿批评杨蹈不该咬人,一会儿批评他太调皮,在船上到处乱跑。他平时太忙,对杨蹈疏于管教,如今这小孩儿是越来越放肆了。
父亲发火,杨蹈很是不安。他刚开始还有些不当回事,听到杨烜训斥越来越严厉,便有些害怕,眼泪哗哗哗地流了出来。
伍菡一向唱红脸,赶紧过来打圆场,说道:“蹈蹈别哭了,哭了就不帅了。咱们今天出城,你最近不是一直在背诵《阅江楼记》吗?快跟父皇背一下吧。”
杨蹈抬头看了眼杨烜,又赶紧低下头。
方华是杨蹈的家庭教师,与杨蹈相处最多,此时也帮腔道:“蹈蹈最聪明了,《阅江楼记》可难不住你。”
杨蹈受到鼓励,有了信心,挺胸抬头,开始背诵起来:
“《阅江楼记》,明,宋濂。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阅江楼地处狮子山巅、扬子江畔,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岳阳楼,并称江南四大名楼,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宋濂是明初大臣,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作这篇《阅江楼记》,乃是奉朱元璋诏令所写的应制文。
这篇文章写得庄重典雅,委婉含蓄,被收入《古文观止》。伍菡让杨蹈背诵这篇文章,想借此取悦杨烜,改变杨烜对儿子的印象。
杨蹈背得还算熟练,杨烜心里颇为得意。以他的年纪,能够背出这许多古文,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他年纪还小,自然领会不了《阅江楼记》中的微言大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背诵古文历来都是幼童教育的必修课。
杨烜心里高兴,表面依然板着面孔,不给杨蹈好脸色看。
背到“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干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杨蹈实在背不下去了。伍菡、方华连番鼓励、提示,他还是想不出来,小脸涨得通红。
杨烜借题发挥,说道:“三岁的小孩儿,一天到晚到处乱窜,到了船上还不老实,非要掉到湖里才开心。人家抱住你,你还要上嘴咬人,像不像话!有人劝我封你做世子,你哪有做世子的模样?”
这话纯粹就是气话了。伍菡瞪了丈夫一眼,眼看杨蹈又要哭了,便好心劝道:“好了好了。蹈蹈以后不能在船上乱跑,掉进河里就危险了,小命都会丢掉。”
杨蹈平时和伍菡关系较好,好奇地问道:“母后,什么叫小命?”
三岁的杨蹈好奇心十足,什么都喜欢刨根问底,杨烜最头疼这个。伍菡解释了半天,杨蹈似懂非懂。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母后,你不是说阅江楼就在南京,在城中就能看到?哪个是阅江楼?”
方华也好奇地站在甲板上东张西望。杨烜无奈地告诉他们,阅江楼早就毁于战火了。
杨蹈吐吐舌头,说道:“阅江楼都没有了,还要背《阅江楼记》。”
方华在一旁插嘴道:“阅江楼虽没了,《阅江楼记》却会世代流传下去。建筑古迹不能持久,文化却能绵延不绝。所以蹈蹈从小要学好文化,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流芳百世。”
此话一了,杨烜对她不禁刮目相看。杨蹈听进去了,歪着脖子仰视方华,问道:“什么叫流芳百世?”
方华略一思忖,说道:“就是指一个人生前做了大功德,死后几干年,人们还会记得他,感谢他生前所做的功德。”
杨蹈眨着眼睛问:“父皇的功德大吗,能够流芳百世吗?”
方华笑了,说道:“皇上文治武功,给老百姓分了田。老百姓从此之后能够吃饱、穿暖,小孩有学校读书,老人有医生看病。皇上这样大的功德,当然能够流芳百世了。”
杨蹈似懂非懂,说道:“那么,我也要像父皇那样流芳百世。”
方华趁机说道:“那你就得好好学习了,像皇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才能建立大功德。”
杨蹈挺直了胸脯,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众人皆笑。杨烜也颇感欣慰,觉得杨蹈一下子开窍了。.
(https://www.02shuwu.cc/778_778437/1097155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