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
雨季一到,大家都不能上工种地了,去海边赶海人一下就增多了不少。
左碧惠领着几个孩子,每天也都去海边捡很多吃的,回头就拿到陆秋这边来。
陆秋会做饭,做出来的东西十分好吃,大家都喜欢吃她做的饭。
等桐桐五个月的时候,陆秋第一次给她添加了鸡蛋,让她尝到了食物的味道。
蛋黄和蛋青桐桐都不过敏,孙竹斓见桐桐很喜欢吃,就打算给她每天蒸个鸡蛋吃。
陆秋还给她喂了些水果,用勺子刮着点水果泥,桐桐一开始吃的时候,酸得眉毛都皱了起来,可爱极了。
逗了会女儿,陆秋不得去工作,她有些舍不得孩子,抱着桐桐好好亲了几口。
以前不觉得,觉得有些人生了孩子就像是变了个人,现在她是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小小的家伙还真的让人舍不得离开一步。
孙竹斓接过桐桐,和狗蛋奶奶一起朝陆秋挥手:“去吧,晚上早点回来。”
“恩。”
陆秋又回头看了几眼,和赵大姐一起去了镇上。
这次招工,左至历怕再有意外,让他们带着比上次多上很多的警卫员,老梁因为不能去,私下里找了好几次陆秋。
聪明人都已经知道陆秋的喜好,人有能力是前提,但也要人品好。
老梁来找的那几次,陆秋都没见,直接让韩世民去和他解释的。
韩世民结婚之后,人变得更沉稳了,翠竹把他们的家收拾的很好,对他照顾的也体贴。
他就拍老梁的肩膀:“你这是何苦呢?就非得吊死在一棵树上啊?”
“不是。”老梁抽着烟,神色很是萎靡,“就是觉得不甘心,我和宋芳搞对象也有好几年了,到最后被她给甩了,我这心里不得劲啊。”
韩世民没吭声,老梁就继续说:“后来宋芳一过来求我,平时总是高高在上的宋芳也有给我低头的那一天,我这一激动,就答应了。现在想想也挺后悔的。”
“后悔有什么用?张枚红那么好的姑娘,你把人家给搅和进来。”
“唉。”老梁抱着头叹气,一想到张枚红他心里就不舒服。
更让他不舒服的是,江卫国对张枚红越来越殷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什么意思。
这两个人从前可一直不来电的。
老梁忍不住多想,问韩世民:“江卫国啥意思?”
“他能有啥意思?你是什么意思,合着人家就不能再找一个了。”
能找肯定是能找,但张枚红这么快找到了,就和当初他气宋芳一样,显得不靠谱。
韩世民自然看出来他在想什么,嗤了一声:“人家两个可比你成熟,八字没一撇的事情,人也做不出来出格的事。”
这是讽刺老梁的,他当然听出来了,低着头倒是什么都没说。
韩世民有些不忍心,最后站起来拍了拍他肩膀:“别多想,好好干吧,已经成了这样就这样下去吧。”
等他走远了,老梁才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回了自己的屋。
宋芳就不在远处,她缠着老梁说好了最近结婚,这样就不用在这个单身宿舍里住着,天天受他们的白眼,等楼房盖起来了,也有他们的一套。
不过看这样子,能不能有那楼房,还是两回事呢。
宋芳安慰了老梁几句,把一脸阴郁的老梁送走之后,她回了宿舍,看到刚回来的张枚红。
其他人都和张枚红打了招呼,问张枚红:“今天又去看电影了?”
县城里有一家电影院,是刚开的,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去那边约会。
张枚红脸红了一下,故意打他们:“说什么呢,我忙着呢。”
“忙什么大晚上也不回来啊?”
那些知青们可不放过她,伸手就要挠她的痒痒,张枚红没办法了,只好说:“没去看电影,就在附近转了转。”
江卫国和她都很冷静,两个人只是以朋友的名义在交往,至于合适不合适,他们打算接触接触再说。
张枚红经历过老梁的事情之后,再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也不再觉得爱情是最重要的东西。
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次招工很顺利,有人认识赵大姐的,还过来安慰她,说杨家那媳妇的坏话。
杨家媳妇这一被抓起来,侯家那媳妇也跟着遭殃,连大门也不让她出来了,不过她家里人对她态度倒是好了不少,就怕她做什么傻事。
快收摊的时候,王晓洁的婆婆领着一个姑娘来了,陆秋之所以认出来,还是王晓洁的婆婆和报名的人套近乎,说出来的。
她没见过陆秋,不知道哪个是,才闹了这么大的笑话。
王晓洁没来,她怕陆秋看见她反而不选她小姑子了。
镇上也有一家厂子,就是王晓洁上班的地方,那里效益不太行,早就不招人了。
她婆婆就想让王晓洁在家好好看孩子,让她小姑子去上班。
王晓洁不同意,和家里人吵了好几次了。
不过现在没人站在她那边,泽泽丢了之后,她地位是大不如从前。
陆秋上前问了这姑娘一些问题,发现王晓洁的这个小姑子,在家一看就是什么都不干的,她心下就摇了头。
他们还不能机械化,主要就是靠人踩缝纫机,得找手艺好点的。
王晓洁的婆婆一看陆秋摇头,就着急了:“这怎么不行呢?别人都能去,我们也能去啊!我们闺女可是上过学的。”
“我们厂子工作太辛苦了,天天都在分捡羽绒,还得踩缝纫机。”
陆秋这么说,王晓洁的小姑子就有些退缩了,趁着这个机会,陆秋赶紧让人把东西都搬到船上,他们要回岛上去了。
不出意外的,回去的路上就下了雨,远处海鸥也都停下不飞了。
远处的山笼罩在天青色的烟雾中,时不时就会消失不见,像极了仙境。
等回到家里,陆秋的衣服都湿了一大片,沾在身上很难受。
孙竹斓已经让狗蛋奶奶帮着烧了水,陆秋痛痛快快的洗了澡才出来。
“怎么样?”
陆秋一边擦头发一边点头:“这次招的人还不错,往食品厂子也能调一部分人。”
左至历之前和陆秋商量的是,食品厂子效益还不错,这次盖楼房的材料批下来了,顺便可以再盖把厂子盖大点。
陆秋招工的时候,就特地多招了些。
这些人还得培训,考核,可以说是最累的一段时间。
等稳定下来了,反而没这么忙。
陆秋洗了澡去抱桐桐,带着小闺女去找宁宁和蓉蓉
这两个孩子这几天一直在家里,他们又不像男孩子有那么多能玩的东西,天天都缠着孙竹斓讲故事,画画,要不就是等王荷来找他们的时候,玩会卡牌类游戏。
陆秋看着这两个孩子玩石子,心里一动想起来小禾苗,问他们:“怎么不见这丫头过来玩。”
就连元凯旋也来得少了。
“她娘不是要工作吗,特别忙,凯旋哥哥得在家照顾小禾苗。”
陆秋哦了一声,听赵巧梅说哑巴娘手脚特别利索,和素琴一样,都是个不错的好苗子。
宁宁歪头逗桐桐,问陆秋:“妈,我开学就要上一年级了吗?”
陆秋点头:“对啊,你不是一直想上一年级的。”
“那蓉蓉呢?”
蓉蓉眼睛亮亮的,但陆秋把她的希望给浇灭了:“你还得老老实实上大班,乖,一年过的很快的。”
宁宁也安慰蓉蓉:“没事,我先替你熟悉一下环境。”
说完,她看向陆秋,特别不好意思的问陆秋:“妈,能不能给我买身新衣服,我还想要个新书包,钢笔……”
她早就想好要这些东西了,等开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换上新衣服去上学。
她要把林秀芬给比下去。
陆秋想了想家里的钱和布票,够不够给他们做身新衣服。
盘算了之后,陆秋艰难的点头:“要不,我们只选一个好不好?”
宁宁不高兴:“妈妈,咱们家是没钱了吗?”
宁宁从来没有这个认知,这让她情绪一下低落下来。
团长的工资不是挺高的吗?
还有陆秋,她也有工作,还是两个厂子的主任,工资也不低的。
陆秋摸着宁宁的脑袋,和她算了一笔账。
“你看,咱们家里一共有多少个人?每个人都要吃饭,还有桐桐,要喝奶粉,你们要喝麦片,妈妈还给你们订了牛奶,每十天咱们家还会吃肉,早上一人一个鸡蛋,还有你们平时吃的点心……”
宁宁就看着陆秋一笔一笔数下来,最后两个小姑娘都快哭了。
“那我们是不是可穷了?要不以后别吃肉了,也别吃点心了。”
陆秋发觉她说的有点过了,赶紧往回找补:“也没那么糟糕,你们几个都还要长个,肯定得吃好喝好,就是咱们不能总是买新衣服。”
宁宁的小皮鞋还是在北京买的,只不过那时候是冬天,现在天气热了,自然穿不着了。
宁宁怕等到再次冬天的时候,她脚变大了,就不能穿了,总害怕长个子。
陆秋指了指自己脚上的布鞋:“这鞋多舒服啊,而且还凉快。”
说完之后,她又加了一句:“等你们长大了,能好好打扮了,妈妈肯定给你们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和鞋。”
蓉蓉和宁宁这才点头。
陆秋吁了一口气,从他们房间出来,拍着胸口说:“可不能再撒谎了。”
不然孩子们都当真了。
之前陆秋没上班,又买缝纫机什么的,钱的确花了不少,后来陆秋这不挣了钱,手里面已经没那么紧张了。
但她和左至历想要在北京买套四合院。
这是陆秋的想法,她知道后来房子有多贵,趁着现在便宜,得赶紧多准备几套。
等孩子们将来上学结婚了,都能有个落脚地方,不至于让他们为了房子奔波一生。
孙竹斓知道他们的想法,对宁宁又想要皮鞋新衣服的事,也没支持,还找了时间过来劝她。
宁宁在孙竹斓这里再次确定了家里没钱的事,就在一天晚上的时候,带着蓉蓉去了男生宿舍。
她把知道的事情和陆立春左景说了,蓉蓉在一旁点头,“是这样的,妈妈说咱们吃得可多了,她和爸爸都没钱。”
陆立春和左景对视了一眼,对宁宁说的话他们也没怀疑,只是抓抓头发,不知道该怎么办。
“要不,咱们以后别吃点心了?还有肉和鸡蛋都能不吃,这样就能省下来不少。”
陆冬去紧张起来,就听左景说:“估计妈是不会同意的,但给桐桐买的那些米粉什么的,咱们别再吃了。”
“对。”陆冬去点头:“我看这样可以,咱们就少吃点。”
“那咱们也别买新衣服,我能和小景互相穿。”
宁宁犹豫了一下,对蓉蓉说:“那要不你穿我的衣服?”
蓉蓉点头,眼睛里有光闪出来,她很早以前就喜欢宁宁的衣服了。
“那双小皮鞋,也会让我穿吗?”
宁宁有些舍不得,那鞋她还没穿够呢,还是她妈给她买的。
“等我冬天看看吧。”她先这么说,安慰蓉蓉,“妈妈不是说等我们长大了,还会给我们买很多皮鞋呢吗?”
蓉蓉点头,眼里有几分失落。
从那天开始,陆秋就发现几个孩子不太对劲,每天回来也不说给她要吃的了,连柜子里的点心和米粉这些都没怎么动。
她问左至历:“这是怎么回事?”
左至历摇头,抱着桐桐说:“肯定是这几个孩子在搞鬼。”
他起身抱着桐桐把左景给叫了过来,问他:“你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左景不敢瞒着左至历,就一五一十的说了。
陆秋在一旁听了,简直哭笑不得。
左至历眼睛里也带了笑:“行,知道了。把他们都叫过来,我有话说。”
几个孩子都到卧室之后,陆秋和左至历才严肃下来,他们两个很正经的告诉几个孩子:“该怎么吃就怎么吃,这个不会少了你们。”
陆立春很担心:“我们可以不吃那些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没有那些。”
他们从前连饭都吃饱,何谈来吃那些点心。
“听不懂话了是不是?钱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这些吃的都是其他厂子换的,不花什么钱。”
一听这个,几个孩子才松了口气,欢天喜地去柜子里拿吃的。
陆秋就说:“我可没想到给宁宁说的那番话能有这么大的反应。”
“都是懂事的孩子。”
秋天很快就来了,这个夏天过得很快,等雨季一停,部队上就重新热闹起来,还有工人自愿下了工去帮忙盖房子,一想到这房子将来能分配,大家都特别有动力。
食品厂子的工人听说要给他们扩大厂子,个个也都很高兴,已经走得差不多的专家又被请了过来,帮忙设计楼房的图纸。
天气一冷,孙竹斓就不带着桐桐出来玩,小人身上穿得厚了,翻身都不方便,只能瞪着大眼睛看着窗户外面。
孙竹斓就说:“我们桐桐这是想出去玩了。”
宁宁上了一年级,已经是个小学生了,天天和陆立春他们一起走,把蓉蓉送到幼儿园,才去上学。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家里怕孩子们冻到,早早的就生了火,孩子们走的时候已经习惯带点吃的去学校,课间饿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点吃。
服装厂子里的订单重新多了起来,大家都不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像去年那么冷,怕再一次遭灾了。
赵大姐就说:“还是平平安安的好,这年头能平安下去,就是祖宗保佑了。”
之前陆秋想买房子的事,和赵大姐也透露过,赵大姐不太明白:“这地多空啊,随便哪里不能盖?”
陆秋简单和她解释了一下,等以后地上人多,房子价格被炒到天价的时候的痛苦。
其实算算,也就三十年的功夫而已。
“能多买就多买吧,听我的没错。”
赵大姐对陆秋有种盲目的信任,听她这么说就真的留意着,还真被她碰上了一个。
是小红楼附近的一栋大宅院,里面住着三户,这里当时也是地主家,后来被打倒之后,就被分走了。
想卖房子的是其中一户,他们占得是前院,有几间大屋子,看着古香古色的。
赵婆婆从前是在这种大宅子里住过的,赵大姐一直知道她的心愿,碰上那人想卖房子换粮食,就多打听了一下。
但她想买一整套。
赵大姐拉着陆秋过来看,问她:“你觉得怎么样?”
陆秋觉得这房子挺古老的,一看就是有底蕴的。
“怎么卖啊?”
赵大姐说了个数,“五十块钱,加上五十斤粮票。”
陆秋听了这价格,就开始啧舌。
“不贵,买了就是放着也很值。”
赵大姐回头和赵婆婆说了,老人家却不愿意。
“花那钱干什么?住着也不方面的,还得往镇上跑,你们两个是钱多的慌了吗?五十块钱不是钱了?还是那粮票烫手了?”
一番好意被赵婆婆给撅了回来,赵大姐也不生气,只说:“这可是小秋说的,她和左团长也在悄悄买房子,不过人家眼界更高,看得都是老北京的房子。”
赵婆婆一听是陆秋说的,就没再反驳,而是问她:“小秋要这么多房子干什么?放着又不能吃?”
“他们家那么多孩子,多准备点房子不太正常了?咱们虽然只有臭蛋一个,但是我也想多准备几栋,等以后芳芳和小花回来了,也都有个落脚的地方。”
她就吃够了她娘家觉得女儿不是人的苦头,干活的时候不少让你干活,但因为她是个女的,要嫁出去,家里什么东西都没她的份。
全给她弟弟了。
结果到头来,她弟弟一家还没她混的好,这时候又想到她是他们的孩子了。
赵大姐自觉得自己不是个心肠硬的,可也到底怨恨了这么多年。
怨恨归怨恨,她还是生了臭蛋,就为了在村里面抬起头。
现在有底气了,赵大姐也就不那么悲观了,想着该好好弥补自己的孩子。
赵婆婆想了一晚上,第二天跟着赵大姐,陆秋一起去看了那房子。
她心里是满意的,住在这里就又好像回到了从前当小姑娘的时候。
只是她还不太放心,就问陆秋:“你说,咱们要住在这边了,是不是也和那地主一样了?”
陆秋算了算时间,越往后这风气越开放,便开口道:“我看这房子咱们可以先放着,等以后再住。”
赵婆婆和赵大姐就听明白了。
陆秋看着这房子实在不错,心里也痒痒的很。
可能就是因为后来房价太高的原因,她现在疯狂想要囤积房子。
之前灾年大家都不好过,很多人已经到了卖房子来换粮食吃的地步了。
陆秋一开始的时候,心里还有点过意不去,生怕别人觉得她这是在趁火打劫,后来被赵大姐一点拨:“人家巴不得你买他们房子呢,不然就要活活饿死了,你不知道张婶子之前还用一袋红薯换了一座宅子呢。”
在做生意方面,没人能比得上张婶子,陆秋一直对她是特别佩服的。
赵大姐没再怎么砍价,他们周围邻居看到这么好卖,竟也有人动了心思。
是住在小红楼上的一位,据说背景很厉害,当初这一片小红楼都是他们的。
但现在他们家只有阁楼那一小块位置了。
老头子背着手已经在他们身边转了半天了,等他们把房子拿到手,老头才出来。
陆秋早就注意到他了,还以为能得到这小红楼的房子,这里面可是连抽水马桶都有呢。
但可惜的是,老爷子的房子自己还不够住,他神秘兮兮的把陆秋叫过去,想给陆秋看点好东西。
陆秋好奇,“您确定要给我看?”
“恩,就是你。”老爷子在这里已经听了半天了,赵大姐和人谈话的时候,没有怎么避着人,把陆秋想买房子的事也说了出来。
陆秋就笑:“我可是部队上的人。”
“哼。”老爷子并不上当,“谁说部队上的人就对我们都不好了,举报我们的全都是附近的,要不就是我们家原先的佣人,外人还真没过来举报的。”
(https://www.02shuwu.cc/697_697739/79404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