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62章 古代农业与现代农神们3

第62章 古代农业与现代农神们3


【隋唐时期人口大约6100万,一石约是82斤,而一亩则占了大约现在一亩的八成,北方小麦大约105斤一市亩,而南方的水稻则要多一些,157斤一市亩。】

【宋朝时的人口数约有9800万,一亩地大约等于现在的九成,一石约98斤,亩产的话大约是北方小麦一亩地110斤,南方的水稻要更多,大约220斤一亩。】

【明朝时期大约有9900万人,一石约是140斤,而一亩地跟现在差不多,略微小一点,小麦一亩地有155斤,水稻则是有305斤。】

【清朝跟明朝差不多,但是清朝的人口要多很多,乾隆年间首次突破了两亿人口,这因为清朝时期出现了新的粮食作物,土豆和红薯。】

{哇哦,这还是第一次这么直观的看到古代人有多少啊!}

{宋朝就那么点地方,居然有这么多人?}

{你应该问,为什么宋朝和明朝差那么久人口还差不多吧!}

{问老朱!}

{问老朱!}

{问老朱!}

“土豆和红薯?那是什么?”

很多皇帝敏锐的察觉到了欣欣姑娘话中的重点。

【古代没有我们现代的机械,他们依靠的就是他们勤劳的双手,但是古代有各种各样的税还有盘剥,所以,即便看上去可能够吃的粮食,能够真正落在百姓手中的也没有多少了。】

【我们先来说一下古代农业的发展。】

【原始时期,人们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刀耕火种,也就是把荒地上的草用火烧干净,然后进行一定的种植活动,但是由于种子比较原始,生产力极为低下,种出来的粮食也比较少。】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学会了使用工具,从开始的石制器具到后来的青铜器,再往后发展成为铁器。】

【刚开始的专业农具就是耒和耜,非常的原始!】

唐欣欣一边说,一边从电脑上调出图片,石制或者骨制的器具,凹凸不平的表面,用绳子绑在木棍上,看起来很是简陋。

【夏商周时期,由于奴隶制的原因,虽然此时开始出现青铜器,但耕种的工具发展的很缓慢。】

【商代时,人们把只能由人来操作的耒加以改进,变成了可以由人或者动物在前方牵拉的工具——犁,但是当时奴隶很多,所以犁在当时仍旧是人力牵拉居多。】

【到了春秋中期,牛耕渐渐的普遍了起来,大大的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一定的耕种效率。】

【一直到秦汉时期,牛耕成为种植的主要方式,牛也从普通的动物,渐渐变成了极为重要的帮手和家财,同时,由于牛在耕种上的重要地位,牛也具有了一定的神圣象征,不吃牛不杀牛也才渐渐地成为了传统。】

【此时除了最开始的犁之外,人们为了更好的耕种,开始了不断的工具改进,渐渐发展出了西汉犁壁、直辕犁、耦犁以及东汉耧车等多种农具。】

唐欣欣一边说,一边把在网上找到的各种图片放在直播的屏幕上。

万界中的人们没有想到,这次天幕播出的竟然是这么有用的东西!

“快快,记下来!”春秋战国时期直至秦汉时期,没有这些农具的朝代纷纷火热的盯着天幕,木匠,农家,墨家如痴如醉的记录着相关的知识。

嬴政也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么有用的东西,不过他很理智,现在不过是说到了他们大秦的后一个朝代——汉,而往后的一千多年里,他就不信农具没有再改进!

【等到了隋唐时期,更加方便的直至近代还在沿用的曲辕犁被研究了出来,相比起前面的犁,曲辕犁更加轻便小巧,只需要一头牛就能很轻松的拉动,就算家里没有牛,一个人也能拉动曲辕犁,人力可以大大的节省下来,使用起来也比之前的犁好用很多。】

【它在辕头安装上了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且入土也更深,犁的地又快又好!】

说着唐欣欣又把曲辕犁的图片放在了天幕上,虽然图片简陋,但是曲辕犁构造简单直观,又有各个部位的名称标在上面,木匠们简直一见就会了!

【除了犁地,灌溉也是古代农业的一个很大的需求,秦昭襄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组织建造的都江堰,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旧发挥着作用。】

【“穿二江于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至于所过,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于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

【秦始皇下令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得关中地区千里沃野,为大秦提供了很多的粮食,大大加强了秦国的国力,这才有了兼并六国的实力。】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汉代时,“井渠”成为了关中地区的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这种水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它是一种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沿路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用于灌溉农田。】

【筒车初现于隋而盛于唐,它是一种建造在河流中,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灌溉汲水的工具,当当!它长这个样子!】

唐欣欣再次放出了手中的图片,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型的轮子一样的东西矗立在水中,在水流的带动下,日夜不停的从河流中汲水。

【这种是水转筒车,如果有些地方的河流流速很慢,不足以带动筒车,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外力了,畜力筒车应运而生。】

【随着华夏人口的增加,不只是沿河的平原地区,大部分的高山和丘陵也有了人烟,为了灌溉更高处的农田,高转筒车也被发明出来了!】

唐欣欣二话不说就甩出了两张图片。

看着天幕上那些农具们一个个清晰的展现着自己的结构和身姿,万界中的广大劳动人民激动啊。

心中不停的大喊:多来点!再来点!他们接得住!


  (https://www.02shuwu.cc/4170_4170748/2002965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