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后明余晖大结局 > 第443章 这就是一种自信;发偏师 出奇兵

第443章 这就是一种自信;发偏师 出奇兵


第443章  这就是一种自信;发偏师  出奇兵

        12月5日11:27,托雷斯海峡。

        一架隶属于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正在执行巡逻任务。

        机组成员震惊地看到了让他们以为自己眼花的一幕——两艘明军战舰和一艘航空母舰正在向西穿过海峡。

        那艘航母正在被一艘明军战舰拖拽前进,其外观……怎么和列克星敦号一模一样?!

        “我的上帝,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一定看错了,维克多,把识别手册拿过来。”

        几名机组成员把舰型识别手册抢来抢去。

        比对来、比对去,最后一致确定这确实是列克星敦号,一天前被确认自行击沉了的列克星敦号。

        三分钟后,一条电讯被发送到了汤斯维尔,接着转发到了墨尔本,最后终于来到了夏威夷。

        “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司令官先生,发现的位置和情况都是事实,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样。”

        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中,哈斯本-金梅尔上将满脸不可思议。

        见副官迪恩上校语气肯定,上将的目光才终于黯淡下去。

        脾气不大好的他重重地锤了一下桌子,眼神变得凛冽了起来,气呼呼地问:“马斯廷号的汇报已经被证实了吗?”

        “是的司令官,被救起的军官和飞行员都看到了多发鱼雷爆炸。”

        “该死!立刻将情况报告给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要求用尽他们的一切力量实施空袭!”

        “是!长官!”迪恩上校立正敬礼,随即转身准备离开办公室。

        但他还没踏出去的时候,就听到后边又传来了哈斯本的声音,“不仅仅是飞机,我们在那部署到潜艇也应该立刻行动。然后……可恶,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一半的)鱼雷没有爆炸!”

        殊不知,半数鱼雷起爆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历史上在太平洋战争早期和中期,美军潜艇使用的Mk14鱼雷和水面舰艇使用的Mk15鱼雷都存在严重的哑弹问题,击发失败的概率可达八成之巨。

        四三年七月,达斯-皮特艇长指挥的黑鲹鱼号潜艇伏击当时日本最大的油船南都丸号,首轮四枚鱼雷全部命中,无一起爆。

        南都丸号逃离以后,心有不甘的众人选择浮出水面,加速追击。经过一整夜,黑鲹鱼号再次占据了发射阵位,发射二雷成功爆炸,但并未击沉。

        于是黑鲹鱼号又陆续发射了九枚鱼雷,再没有一枚起爆,气恼的达斯-皮特在航行日志中记录道:「我很难相信自己所目睹的一切」。

        后来,黑鲹鱼号将全艇仅剩的一枚鱼雷带了回去,经过检查发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海军军械局矢口否认是鱼雷本身存在问题,反而倒打一耙,指责潜艇部队没有按照正确步骤设定鱼雷参数。

        【配图】

        美国人时常会表现出一种奇怪的傲慢,就是在有了前车之鉴和参考经验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

        通常情况下,这种迷之自信往往会被后人所讥诮,譬如:

        七兄弟的移动铁棺材——M3格兰特中型坦克。

        神奇动能铁棍鱼雷——Mk14/Mk15鱼雷。

        强行推行全威力弹药——7.62×51㎜NATO步枪弹。

        或许…这就是一种自信?

        “……汤斯维尔的航空队已经在计划对列克星敦号展开空袭了,现在他们有15架B-17处在可用状态。长官…长官?”

        西弗吉尼亚号的舰桥中,副官在汇报最新的情况,但却发现指挥官在走神。

        顶头上司如此惊怒,导致列克星敦号被俘获的直接负责人——弗兰克-弗莱彻少将更为沮丧。

        基本可以确定,这个黑锅,他背定了。

        “列克星敦号的被俘意味着美国海军今后永远的耻辱。”他如是叹息道。

        TF-12舰队的残兵败将一开始撤退到了莫尔兹比,当时大明空军还没有对当地机场实施大规模空袭,所以舰队残部仍在美澳联军航空兵的庇护下。

        但随着制空权落入明军手中,丁字三十九分遣舰队也逼近莫尔兹比,故而只在港口草率修理了一天的TF-12舰队被迫再度起航,趁着夜色前往澳洲。

        进驻拉包尔和图拉吉的大明空军单位在全力压制莫尔兹比,所以没有搭理这种残兵败将。

        另一个原因是,在之前的一个多星期里,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和荷兰王家海军的舰队一直在所罗门海域活动——防止明军从拉包尔出发登陆巴布亚半岛北部。

        因此大明空军这段时间在努力对付他们,拉包尔和图拉吉机场储存的航空鱼雷已经耗尽。

        现在,随着TF-12舰队败退,荷澳两军也只能悻悻撤离,退守澳洲本土。

        莫尔兹比外海已经被数十艘大明海军船只占满,数不清的士兵从绳网上爬下,登上不久前放下的登陆艇。

        随后,上百艘小艇像一把细密的长梳子一样扫过了海面,留下一道道显眼的白色航迹。

        登陆点的纵深地带还在不断升腾起烟尘,那是明军舰队延伸了炮火,正在对敌纵深实施拦阻射击和妨碍射击。

        濒临滩头的海面也时不时发生爆炸,水柱冲天,大团的浪花像绽放的冰淇淋,那是陆战一旅抢滩选锋营在对敌人布置的障碍物进行爆破清除。

        二十余辆三五式两栖坦克从专用的登陆舰上驶入海中,引擎呼啸,履带划着水、尾部的推进螺旋桨高速旋转,驱使着小小的坦克向前航去。

        随着第一梯队的登陆部队即将上岸,来自陆地纵深的炮火也终于降临,海面上顿时冒出了越来越多的水柱,滩头亦乍现了爆炸扬起的沙尘与硝烟。

        “到底是经营许久的战略要地,这炮火比达尔文那儿还要猛。”姚良川说道。

        端着大倍率望远镜的朱立铄仔细地观察着,踌躇道:“应该总共有四到五个炮营,不过现在只有半数在开火。看这些落弹的劲道……其中有一部分是两寸半的轻炮。”

        他的判断很准,那些威力较大的落弹来自于QF4.5英寸榴弹炮,而那些威力较小的落弹来自于M7897型75㎜野战炮。

        后者不用猜就知道是美国人的手笔,越来越多的军事援助武器装备出现在了战场上。

        <div  class="contentadv">        周长风在心里默念了几秒,命令道:“差不多了,除了乙段,其它登陆点提前一分钟开始烟幕遮蔽。”

        “遵命!”

        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的烟幕遮蔽是不恰当的,这样很容易让登陆部队失去参照物,导致跑偏走散。

        同时,烟幕也会妨碍己方直瞄火力支援。

        这年头的登陆作战说到底就是三板斧,不像后世还有机降突袭后方、气垫船辅助侧翼登陆之类的花活。

        但是,即使只是看起来容易的三板斧,想确保每一处细节都万无一失也是极难的。

        在大半年前南洋战役的几次行动中,被周长风寄予厚望的火力支援舰表现不佳,主要弊病是海面平台的稳定本就比不了陆地,船无时无刻不在摇晃中。

        火箭炮的精度本来就较差,如此一来那散布就大得毫无意义了——看上去很凶猛,实际上就相当于看了场烟花秀。

        所以有人私底下吐槽即使是当朝新秀的主意也不是百分百靠谱的。

        尽管如此,周长风还是坚持继续改进火力支援舰,毕竟这玩意如果改进得当,那么肯定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不稳定?那就想办法让它稳定呗!

        舰载高射炮普遍使用三轴稳定炮架——例如历史上德国人的37㎜手拉机,所以照搬现成的设计,为多管火箭炮安装三轴稳定炮架即可。

        为了加快进度、减小不必要的麻烦,海军兵器格致研究院直接照搬了双联装38.4㎜高射炮的炮架,将之按等比例少许放大,与十五联装火箭炮适配。

        经过测试,稳定效果明显,发射散布也有可观的缩小,于是三艘改装了稳定炮架的火力支援舰便匆匆调来参战。

        大明海军迄今将十二艘老旧的太平级驱逐舰中的八艘改装为火力支援舰,如果这次她们仨的表现良好,那么其余的太平级驱逐舰也会全部接受改装。

        12月6日8:11,几发信号弹从滩头升空。

        第一梯队大约六个步兵队的陆战队官兵成功上岸,甲乙丙丁四个登陆点均未遭到滩头抵抗。

        浮游战车营也顺利登陆,但有一个排本该在乙段上岸,结果跑到了丙段,所幸整条战线尤为平静。

        除了不断落下的炮弹和零星的冷枪,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

        “哦,我大概知道这帮人的打算了。”

        结合现在的情况和之前的航空侦察照片,周长风这时候已经差不多猜了个七七八八。

        他转身走到了赵寒枫身旁,先看了看那精细的地图,然后伸出食指指着沙盘晃了晃。

        “他们估计把主力布置在城区北边的原野和丘陵,这边只有一点警戒部队,打算跟咱们玩纵深抵抗呢。”

        “无用功,这是愚策。”赵寒枫很精炼的评价道。

        周长风笑了笑,“延长纵深死守,笨归笨,但也不失为延长抵抗时间的好办法。”

        须臾,他忽然追问道:“北路那支部队什么时候可以登陆?”

        与周长风猜测的大体一致,澳军在莫尔兹比的布防策略就是坚守远郊、纵深抵抗。

        担任澳军第8步兵师师长的弗农-斯特迪少将认真研究了过往的明军登陆战例,还专门琢磨了周某人的指挥习惯。

        他认为,己方在丧失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孤立条件下作战,必须尽可能避免任何无意义的兵力损失,这样才能长期抵抗来争取时间。

        综上,只有依托预先构筑的坚固工事才能最大化减少敌方陆海空优势火力的巨大杀伤,避免无掩护的野战。

        基于这一理论,第8步兵师将莫尔兹比囤积的大量军需物资从城区仓库向丘陵中转移,在那儿搭建了几十个补给站、野战医院、兵营,并进行了良好的伪装。

        同时他们依托起伏不平的复杂地形构筑了大量野战工事,因为库存有许多水泥的缘故,其中还包含了相当一部分混凝土掩蔽部和暗堡。

        这样摆明了要龟缩死守,虽减小了意外情况而白白损失兵力的可能,但也会让自身陷入被动。

        可以说弗农的策略是很消极的,几乎将战争主动权让给了明军。

        又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此战必败的心理准备,纯粹只想竭尽所能地拖延大明攻略澳洲的步伐。

        就这样,防御莫尔兹比的第8步兵师、第12独立野战炮兵团(营)、第3独立轻型坦克连的一万五千余澳军官兵在坚固的防线中静静地等待着疾风暴雨般的攻势到来。

        周长风不急于仓促展开进攻,既然澳大利亚人没有主动反击的迹象,那就慢慢登陆卸载重武器,然后再组织进攻。

        在此期间,一支偏师也悄然在巴布亚半岛东北部的一处海湾上岸了。

        这支部队包括大明陆军第三十六步兵师的一个营和第十九步兵师的一个斥候队,以及安南王家陆军第二步兵师的一个营

        前两者的编成地在大理府和桂林府,是正儿八经的云南和广西部队。

        这支一千三百多人的偏师由一〇七团团长游子陶指挥,奉命通过科科达小径翻越欧文斯坦利山脉,从北边奇袭莫尔兹比守军。

        欧文斯坦利山脉最高峰可达四千米,环境险恶之极,一丁点也不适合人类活动。

        这个鬼地方到处都是急流、山谷、藤蔓、烂叶、沼泽、丛林,遍布着携带疟原虫和各种病菌的蚊子、蚂蝗、寄生虫、毒蛇。

        历史上科科达小径战役最终以澳军胜利告终,主要缘故在于日军在战役层面上只有这一个主攻方向,科科达小径又太过于狭窄,无法施展兵力,最终因为补给耗尽而惨败。

        而明军则不然,二万明军已在莫尔兹比登陆,从正面展开攻势,走科科达小径这处险道的只是一支侧击之偏师,而且只有一千多人,补给需求量很少。

        周长风了解到这儿的复杂与困难以后,专门提议组建了这样一支精挑细选的部队,希望能给澳军的侧翼狠狠地来上一刀子。

        “蛇伤药发下去了没?药膏啥的都抹上,不舒服就吱声,硬挺就是自找死路!”

        “带足干粮,净水片片也得带好,一班人一罐,救急的吃食严禁偷吃,逮着了严惩!”

        “火升起来,这顿饭甩完就动身,动作快,兵贵神速嘛,各自收拢好。”


  (https://www.02shuwu.cc/4169_4169842/1151341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