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英雄所见略同
第418章 英雄所见略同
过了一天,老朱又找来辽王,没有再提太子的事情,而是像一个孩子似地向儿子诉起了苦。
“现在民间都说朕是暴君。”
“何以见得?”
“他们说我把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这些功臣都杀光了。”
“蓝玉是我要杀的,傅友德和王弼是自杀的。冯胜怎么也死了?”
“他整天撺掇老五争夺储君。就老五那个窝囊样,如何治理得了天下?我不杀他杀谁?”
“哦。原来是这样。没毛病。”
“他们又说我这次处理科考案,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不放过,杀了好多人。”
“你不是留了主考官刘三吾一命么?”
“但朕将参与科考复核试卷的二十名考官全部处死了。朕那个翰林侍读和你原先那个亲信一个名字,也叫张信,徇私舞弊。朕将他五马分尸了。”
“哦!……这只不过是一群多读了几年四书五经的衣冠禽兽,白眼狼。如果送到辽东来挖煤更好,就这么杀了,浪费了那么多年的粮食,确实有点可惜。”
“刘三吾还嘴硬,死不认罪。太孙也说朕没有证据,查都没查,就杀人,纯属滥杀无辜。”
在老朱来之前,科考案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传到辽东来了。解缙还和辽王打赌,说刘三吾这次可能要死无全尸。
等老朱亲自来后,辽王才知道老朱连他最宠信的秘书张信都杀了,还五马分尸!
按照后世官史,主考官刘三吾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一心为国取士,张信也是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其实,这官史是后来听命于满清的南人写的,他们和满清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通过将刘三吾打造成一个忠心为国取士的虚假人设,来尽量抹黑老朱,达到让读书人讨厌老朱,进而讨厌老朱开创的大明,拥护伟大的满清这个目的。
当然,这是古今中外政治家的共同套路,而非满清一家的专利和发明。因此也没有必要格外仇恨满清,要恨就去恨所有的封建王朝。
辽王毕竟在后世也办过案,知道办案与听案完全是两码事。
专业人士办案,讲究证据,疑罪从无。领导听案,只根据内心确信力判断是非,根据政治需求作出取舍。
任凭哪个当皇帝,听到会试前五十人名全部被江南各省给包揽了,也会起疑心。
办案人都知道,证据往往是办案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加工出来的。特别是那个叫张信的侍读,就像一些大领导身边的秘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既可以提供领导想看的证据,也可以提供对自己有好处的证据。
所以这个张信一点也不值得他同情,平时欺上瞒下搞惯了,又太过于自信自己的小手腕,自以为和一帮考官形成攻守同盟,串供堵口,就能糊弄领导。
这也太低估了领导的智商和决断了,特别是狡猾如老朱这样的领导智商高得很,疑心比夫子庙还大,杀起人来才不会管你是不是有才,这时候就变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所以,辽王对这些考官一点也不同情。
但是,刘三吾毕竟是解缙的恩师。老朱来的时候,解缙曾经请辽王替刘三吾在老朱面前求求情。为了进一步收服解缙,辽王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因为最近和老朱不对付,辽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没想到老朱这次竟然主动开口,谈起了科考案。这倒是一个争取救下刘三吾的机会。
辽王开始转动脑袋瓜子,争取帮解缙这个忙。
老朱见辽王又沉思不语,继续追问起来:“你平时不是喜欢顶撞朕么?今天为何不像别人一样,指责朕?”
辽王平静地答道:“参加科考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书写要工整美观,就像解大才子的书法一样。你杀人没错,但应该核对一下字迹再杀人的,让他们死得心服口服。”
老朱说道:“朕亲自主持殿试了,从北方读书人中录取了五十人,这前三名的试卷朕都带来了,你看看。”
随着老朱招手示意,太监送上三人的试卷,后面还跟来解缙和刘三吾。看来老朱为了寻求政治上的知音,这次北上真是做足了功夫。
辽王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就把试卷交给解缙,问道:“这三人的书法与你的相比如何?”
解缙答道:“回殿下,这三人书法虽然比臣的要差那么一点点,但也是功底深厚,特别是这状元韩克忠,书法是上乘之作。”
辽王于是说道:“陛下,这三人的才华姑且不论,仅凭书法,绝非滥竽充数之辈。那些考官进献陋卷的都是欺君。贪污莫大于法制,浪费莫大于人才。杀了也就杀了呗!”
此时的老朱感觉找到了知音一样,长叹一声道:“儿啊,还是你懂我啊,太孙都在向我求情,说定他们徇私舞弊,查无实据。有人还骂朕是昏君、暴君,朕真想再恢复锦衣卫。”
辽王说道:“太孙太仁慈了。张信这厮虽然死得很惨,但并不冤枉,明明知道你起了疑心,还敢做手脚,专门把字迹最差的试卷呈给你看,这不是把你当傻瓜嘛。估计这家伙平时搞这种事情搞习惯了,收不缰了,还是你平时对身边人疏于管教。”
辽王说着说着,又把老朱给损了一顿。
老朱也不计较,问跪在地上的刘三吾道:“刘三吾,听见了吗?贪污莫大于法制,浪费莫大于人才。你说你该不该杀?”
刘三吾跪在地上羞愧万分,老泪纵横,不敢回答。
老朱又问辽王道:“你说说,该如何处置刘三吾?”
辽王没有回答,而是对着刘三吾问道:“刘三吾,你和张信搞的不过是串供堵口的小把戏。陛下之所以未审先杀,是不想看到证据后面牵扯更多的人。你要证据,难道想让陛下把线索挖到礼部和翰林院,然后再一直挖下去吗?”
刘三吾吓了一跳,辽王所说正是他的担心所在。
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不怕杀头,就怕牵涉太广,给后人埋下祸根。
他连忙说道:“辽王殿下英明,臣愿意认罪伏法,死而无怨。”
辽王又说道:“算了吧,皇帝要想杀你,早就杀了。‘翩翩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你呀,都七老八十了,何必还贪恋权柄?看在你学生替你求情的份上,本王就向陛下求情,让你回家养老去吧。”
辽王心里其实对刘三吾这种人很是鄙视的,并不是因为这家伙反对老朱立自己为太子,又在大臣中心煽风点火,攻击自己违反亲王三大原则。而是因为刘三吾这类人平时自视甚高,不收黑钱,却个个都是喜欢说情打招呼、搞小圈子的老官迷。
这次科考考官,哪个不是他刘三吾的门生故吏?平时不知收了多少红包,喝了多少花酒。
他刘三吾即使不是徇私舞弊,从中捣鬼,也是玩忽职守,知情不报。
如果现在不对这些人狠狠惩治,估计东林党要提前两百年祸害大明朝堂,把大明吵散架。
但是看在解缙为辽东立了大功的份上,辽王还是决定放他一马。在他看来,刘三吾只不过是只会聒噪的乌鸦而已。
辽王也猜到,老朱并不是仅凭几封举报信就大开杀戒的昏君、暴君。其实老朱比谁都清楚,只是不想株连太多而已。杀几个考官,草草结案,可以保护更多的人。
否则,真要追根问底,恐怕这个线索不仅要追到翰林院和礼部,还要刨到已故的太子那里去,让太子在棺材板里都不安生。
毕竟在历年科考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考官们大部分在翰林院和礼部衙门里办公,那里才是科考出现问题的总开关。
他们以前是太子的班底,现在是太孙的死忠。一旦彻查起来,翰林院和礼部估计也要受到运动式清洗,落得几年前太仆寺一样的下场,没有一个小强是无辜的……
(https://www.02shuwu.cc/3614_3614719/111107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