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各有各的难处
端午一过,贾琏的科举备考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
对于外界的信息了解,只能通过报纸以及贾蓉的口述。
也许是天热折腾不动的缘故,近期京师无甚大事,太上皇去了避暑山庄,承辉帝这个劳模留在宫里继续呕心沥血。远在西域的战报陆续传回来,王子腾改变了战术,主力固守迪化,骑兵都撒出去,专打各部落的牧民,开春以后大小数十战,杀的个人头滚滚。
游牧民族的特点是游动,分散在广阔的天山南北,对于平叛大军而言,这种东一块西一块的游牧部落,发现很难,一旦被发现了,消灭却要容易的多。
王子腾旗下有一万骑兵,被他分成五股,轮番出击,根本不打正面。具体战术就是发现一个部落,就杀光一个部落的男丁,牲畜带不走的,一律全部杀死。
这个战术异常的狠毒,但在历史上却是常见的事情。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加强版战术。
拿出这一战术之后,平叛大军很快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叛军不敢与朝廷大军打正面,采用游击战术,平叛大军以游击对游击,遇见叛军大股就多,遇见部落就杀。
在广阔的西域,想抓住一门心思打游击的朝廷骑兵,难度太大了。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削弱叛军的战争潜力,散落四方的游牧部落逐一被灭,叛军的消息来源减少,汇集起来的叛军获取给养的难度在一天一天的加大。同时因为部落不断的遭遇袭击,各部落的首领与叛军大头目之间的矛盾也在增加。
对于朝廷而言,这算是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毕竟战局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缺点是又要拖上一两年的时间,平叛战事最初速战速决的计划破灭了。
但是战争就是这样,根本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你想速战速决,对手又不是死人,等着你去砍下脑袋。尤其还是在客场作战,各种意外的情况频发。
获悉这些消息的贾琏,在读书之余不免感叹,王子腾还是有一手的,不过比起收回西域的左太保,方方面面还是差了一些。
京师还有一个新变化,那就是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报纸,看来一些人在走捷径失败后,终于肯正面对抗了。这些报纸比较直接,根本不用动脑子,直接拿《京师民生报》的样子来抄,就按照这个模式来办报纸。
这不,贾蓉屁股着火似的来找贾琏,说起这个事情时一脸的着急,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些,也真是为难他了。不过贾琏看来,贾蓉有点乐在其中的意思。
“一共有三家新出的报纸,也在印刷局印刷,发刊的日期与都错开了,我报是逢五,他们就在别的日子出报。不看内容,这些报纸的样子与我报几乎一模一样。贵人这几天很着急,嘴角都长水泡了。”
贾琏能理解李亨,毕竟他现在靠着这家报纸,在承辉帝眼里的加分不少。
办报纸这东西也没啥门槛,别人甚至都不用动脑筋搞版式,直接抄你的就好了。一看自己的独门生意变成了多家竞争,李亨这个年龄有点着急很正常。
“伱给我带个话给贵人,报纸的销量受影响了么?如果没影响,那说明舆论导向方面的问题不大。那么多小报童养着,难道是白白花钱的么?搞清楚都是那些人在搞报纸参与竞争,出现竞争很正常,要习惯竞争,不怕竞争。办报纸,内容为王。”
贾蓉拿出小本子快速的记录下来,同时也感慨,琏二叔就是报社的定海神针,几句话就让人心安定了下来。
打发看贾蓉后,桂香又来送冰镇酸梅汤时,看见贾蓉送来的包袱随便的摆在书桌上,赶紧上前收起道:“二爷得了许多润笔,需仔细收起来,不可叫大老爷知道了。”
呃!一碗酸梅汤下去,从内往外的散发凉气,身上的暑气瞬间淡了许多。
“银子你收好就是,我可没工夫去管这点小钱。”这还真就是实话实说,毕竟在贾琏看来,每一期报纸的润笔不过二两银子,加上出版的部分,几个月下来不过收入一千两。这点钱真不算多,想要挣大钱呢,还得是干大买卖。
想到大买卖,贾琏想到的是薛家,做买卖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比如卷烟厂,你生产出来的香烟,需要销售渠道吧?难道还要自己去建销售渠道么?即便自己在京城搞出了销售渠道,外地呢?局限于一地的买卖,能挣的也就少了。
银子对于决定走官场路线的贾琏而言很重要,我有钱了,面对收买的时候,腰杆子也硬了不是?贾琏不是啥甘于清贫的颜回,也不想过那种一日三餐馒头就开水的日子。想要保证生活质量,没有银子怎么能行?不信你问问桂香,停了院子里下人的月例,还能剩下几个。
贾琏把挣的银子交给桂香保管之后,桂香姨娘在外面时胸膛又挺了一分,下巴也抬高了一分。当然她是不会传贾琏润笔的事情,这事情即便是在院子里,也只有贾琏、桂香、小安三人知道,毕竟一个是贴身大丫鬟,一个是贴身长随。
这么理解,领导的司机和保姆。
哎,薛宝钗现在还年幼,她爹还在,啥时候没的,书里也没仔细交代。
利用薛家的渠道,把买卖做起来的想法,在贾琏看来确实可行,只是暂时不着急罢了。
对于薛家,贾琏是有想法的,单单一个薛宝钗,就很难割舍了。
至于贾宝玉嘛,废物一个,可以无视他了。倒是袭人……。
李亨这边得了贾琏回话后,情绪并不是很高,支开了贾蓉后,私下与身边的小内侍吐槽:“内容为王,今后他要是外出做官了,话本的连载如何继续呢?可见,还是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身边的小内侍听了,却一个字都没回,他不是哑巴,只是知道带耳朵就够了。
在宫里的时候,小内侍就知道,那些口无遮拦的同行们,难得有好下场。
李亨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周皇后那里,不论做对做错,说实话。
相比之下,他那位在礼部观政的二哥,在周皇后跟前说话就含糊的多了。不是说谎骗,而是不会做了啥都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
坤宁宫,可以随意进宫的李亨对周皇后说起了近期出现的竞争对手,贾蓉的带话,心里的所想。周皇后听了深感欣慰道:“这报是我儿的立身根本,是要提前做点准备。”
正好承辉帝也来了,见了母子二人,听了李亨的汇报后,看周皇后时有点小嫉妒。这破儿子,有事只会跟皇后讲,在朕的跟前,藏着掖着的不少。尽管皇后知道了,朕也就知道了,心里总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京师人口百万,能写话本的人不少,不要吝啬钱财,尽量培养一些能够为你所用,能够在当下多家报纸竞争中获胜的作家。”承辉帝还是很了解家里这个老三的,不提钱还是个落落大方的性子,提到钱从来都是谨小慎微的算计。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亨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多少年了,总算又听到父皇对自己具体事情上的教导。前几年,父皇更多的把心思放在二哥的身上,呜呜呜。
有些话承辉帝是没法跟李亨说的,也不能告诉周皇后。
比如贾琏这个人吧?在承辉帝心目中就是个妖孽!
李亨还傻乎乎的觉得,他能拿捏贾琏,殊不知,那厮即便是皇帝本人,使用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毕竟这厮的想法天马行空,手段阴毒,偏偏还喜欢躲在后面出主意,按照他的路数,一个不好就能给天捅个窟窿。眼下的承辉帝,主要心里还是稳定统治,逐步的收拢权利。
李亨走后,承辉帝才收起教子时严肃的表情,坐在椅子上一脸的疲态,看着周皇后问:“听说太妃今日又为难你了?”
“后宫没啥大事,不过是伏低做小,臣妾无碍。”周皇后最得承辉帝喜欢的就是这点,在后宫里无论受了啥委屈,从来都不告状。最为制度上应该实际掌握后宫的周皇后,赶上了一个喜欢摆资格的太妃,还能怎么样呢?
如果仅仅是一个太妃,周皇后没啥可顾忌的,一句话就能把太妃的住处变成冷宫。问题是还有一个太上皇在啊,你看,太上皇都去避暑了,太妃还留在宫里不动窝。
“都是朕连累了贤妻。”承辉帝一句话,给周皇后把事情说明白了。
“外面的事情,臣妾不过问,也不该知道。”周皇后表示,我不听,我不听。
实际上她早就知道了,后宫里的消息灵通人士早就在周皇后这里讨好过了。
“嗯,那朕就不说了。”承辉帝懒散的靠着,周皇后亲自动手,给他扇扇子,出在一种放空状态下的承辉帝,很快就进入了睡眠。
当皇帝真不容易的,白天很辛苦,晚上也很辛苦。
周皇后都想去提醒一下元春,让她稍稍的劝诫一下承辉帝。最终还是没开这个口,原因很简单,周皇后很了解承辉帝,知道他的性子,更知道他是个精力旺盛的皇帝。
还有一点,元春的出身,有很大的作用,毕竟荣国府还有个老太君。
承辉帝睡了半个时辰就醒了,梳洗前对周皇后道:“准备用膳吧。”
夫妻二人吃了晚饭后,承辉帝才对周皇后道:“江南甄家的老太君与太妃是好友,新任江南道御史上奏弹劾甄家十大罪状。有人说,这是朕的意思。”
承辉帝愿意说,周皇后就安静的听,一个字的评价都没有,心里倒是想起了自己家里的老父亲和兄弟们。周家倒是没欠户部的钱,只是家中的长子,一直被周皇后压在翰林院,不让他外放为官。
“长宁侯上奏,喜得新孙,想要个恩典,你的意思呢?”承辉帝语速很慢,似乎在说一件很艰难地事情。
“不用理睬,臣妾还不知道他么?家里多个牛犊,都想要个恩典。以后周家的事情,陛下只管让他们来找我,看我不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
周皇后说这番话时,语气变得格外严厉。
承辉帝知道皇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忍不住叹息道:“贤妻看着赏点东西吧。”
这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周皇后还是补了一句:“周老二眼高手低,学问做不好,修书也不积极,在翰林院呆着惹祸也不会是啥大事,臣妾还能看着点,要是放出去,怕是要出大事情的。臣妾恳请陛下,一定不要让周冲外放为官。”
宫里这些女人,承辉帝这段时间只在周皇后和元春那是有原因的。
过了一日,因为顺天府考官的事情,礼部尚书李清上奏,请陛下定夺。
承辉帝为此专门把李清叫来独奏,屏退四周后,承辉帝才说了交心的话:“明年春闱,朕的意思由爱卿主考,今年的秋闱顺天府主考,爱卿可有推荐?”
李清被这话弄的事惊喜交加,惊的事顺天府在天子脚下,乡试的主考素来都是陛下钦点,即便是阁臣+礼部尚书,也不好推荐私人。喜的是明年会试的坐师,看意思陛下酬功呢。
“臣并无合适的人员,陛下可从翰林院挑选英才为主考。”
嗯,承辉帝稍事沉吟,点点头认可了李清的说法。君臣之间的这场交锋,算是打了个平手。如果李清不识好歹,想要推荐人来做乡试考官,暂时是没事的,一根刺在承辉帝的心里埋下了。别管你推荐的谁,青云党人的标签就贴上了。
还记得孙华正给周况扣的【朋党】帽子么?青云党是不是【朋党】?
这还真就不是承辉帝的恶趣味,根本就是一个帝王心术的具体表现。
提到翰林院,承辉帝就想起了周皇后的弟弟周冲,周皇后为长姐,家中三个弟弟,长子读书不成,在家伺候老丈人,此子周冲则是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呆着。
选周冲为乡试主考不是不行,问题是,周冲没有基层官员的经历,太祖的规矩没有县府两级经历不能入阁。另一方面,做了乡试主考后,只要不出大问题,官阶肯定是要上一步的。
承辉帝有点回过味道来了,李如水这是在小小的恶心朕一下么?
(本章完)
(https://www.02shuwu.cc/3587_3587300/111110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