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 > 第184章 秦汉初唐:抄作业真爽(^v^)

第184章 秦汉初唐:抄作业真爽(^v^)


李世民的dna动了:扶贫!

  这个词他可真是一点都不陌生,他们此时能看到后世未来之景,可是也和这“扶贫”二字脱不离关系。

  原来后世华夏也有扶贫之说吗。

  房玄龄自然也不可能忽视这提及“扶贫”的评论,他习惯性捋一把胡须,然后问杜如晦:“克明如何看待这条评论所言?”

  杜如晦视线没有从仙幕上离开,口中答到:“应该和玄龄你是一个看法了,这精准扶贫就如字面意思所言:精确地扶持、帮助每一个生活贫困的家庭。”

  房玄龄赞同点头,他想到的确实也是这个说辞,只是:“虽然先前就有想过,仙幕上目之所及都是体态丰盈、面色白皙、牙齿整齐、衣衫整洁的人,甚至街头从未见到过一个乞儿,会不会这不只是仙幕有意展现给我等看的盛景,而是后世国情确实如此。

  但此时骤然得知他们国家竟会特意去做这件事,确保每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都有所食、有所衣,还是让人忍不住为之一惊呀。”

  尉迟恭听完房玄龄的话后,迫不及待问出自己在意的问题:“那那个小康社会是什么意思?而且后世华夏不是十四亿人吗?这里怎么说的八十亿?”

  这个问题长孙无忌就能回答他:“这个视频本来讲得就是错误答案,这八十亿显然是学子写错了。

  而这小康社会嘛——”

  “小康”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汔”是庶几希望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乞”或“祈”相同,是为企求的意思。

  但用在这里显然有些牛马不相及,倒是《礼记·礼运》中描述过何谓“小康”——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如有不由  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致意思就是: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一同等着听答案的程咬金,听完长孙无忌的解释已经晕乎了:“所以意思就是后世国家,想要全国所有人都过上这种生活吗?可是我们现在不就是这样的吗?儿女是自己的儿女,得的钱财自然也是自己的,怎么到了千年后这反倒成了需要特意去做的事?”

  杜如晦和房玄龄相视一眼,显然两人都不认为后世那个国家的举动会如此简单,再者这“全面小康社会”可是对“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什么”的回答。

  怎么想其中答案都和系统曾提过的“脱贫”脱不了关系。

  当房玄龄和杜如晦讨论“扶贫”之后,李世民就安心把注意力转移至随着仙幕翻动出现的两个评论上。

  吕雉……嗯,这个是过去的事,对他没什么帮助。

  武则天,重点关注!

  然后——发明科举殿试制度?

  “科举”一词他可不陌生,但这个殿试制度?

  难道指得是人科考的考生在皇宫内大殿内,有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所有人?

  不,要做到这个不太可能,其中变数和困难太多了。

  那就是……在考生考过之后再添加一道程序,由皇帝主持、参看,或者、甚至指名状元!

  他飞速思考这这一步可以带来什么好处,这其中肯定要有巨大的益处,那个女帝才会发明这个制度。

  她为什么会这么做……既然对方以后宫后妃的身份,以外戚、女子之身登基,那么她最需要的——自然是自己的人手!

  而增加殿试后居在深宫的这位女帝就可以轻松通过殿试巩固自己的统治。

  既能亲自考察和选拔人才,确保了其中没有滥竽充数的情况;还能做到稳固统治,收拢人心的目的,通过殿试选拔上来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可以登科是女帝所为,会对她感恩戴德、甚至进一步献上忠诚,从而成为那武帝巩固统治的重要力量!

  相通这些关节,即使内心对对方还是有成见的李世民,也不禁赞叹:妙啊!此举甚妙!

  在内心暗暗赞叹完后,他欣然决定抄了这份来自这位不知道是儿媳还是孙媳的作业。

  李世民:殿试制度很好,现在这个方法是朕的了。[大拇指]

  …………………………

  正在思考这首次被提及的化学课程是教什么的,后世强盛是否就有此道作用的武则天,突然打了个喷嚏,安抚下认为她是生病得了风寒,投来紧张和担忧视线的上官婉儿,武则天视线落在那提到自己的评论上。

  她认为,应该是有许多人因此在背后又议论起她了。

  她对此浑不在意,又沉浸在自己先前的思索中。

  ————————

  单单只提一个“科举”,往前的朝代或许会有些难以理解其意。

  但若是再加上一个颇有指向性的“殿试”呢?

  相信多数人在看到“殿”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皇宫大殿。

  而“试”就更好理解了,哪怕把其可组的词一个个试过去,也能获知“考试”这个最适宜的答案。

  刘彻抛过他想不通的后世为何愿意让百姓学政治的问题,对着“殿试制度”眼冒亮光。

  虽然他现在好像没有太缺人才,但人才这东西就和金钱一样,谁又会觉得多呢?

  最好他可用之人可以毫不可惜地,今日用一个、明日用一个!

  而这个“科举”还有其衍生的“殿试”显然可以满足他想要增加人才的想法。

  ————————

  格外缺人才的嬴政,在用自己的想法理解了科举和殿试之后,觉得这不失为一个聚天下人才于他所用的好主意。

  而关于此事怎么执行?

  大秦原本就有些应对考试的相关经验,虽然这次将要首次试实施的“科举”和以往相比,人数会更多,但众人至少不会对此无处下手,一时间朝堂上都是此起彼伏讨论细化相关规则、做法的声音。

  有人聊的投入,连本次仙幕到此已经结束都没有注意到。


  (https://www.02shuwu.cc/3560_3560756/111109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