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的300斤省长千金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郑良才的深入交谈(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郑良才的深入交谈(中)


  也不能怪郑良才大惊小怪,实在是蒋辰的这番话太过于超前,太过于和当前的实际不相符。

毕竟人都是短视的动物,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能够看到未来一两年的趋势已经是很了不起。

在这个全民炒房的年代,在这个地方政府光靠卖地就可以吃的盆满钵满甚至几倍涨工资的年代,

说出不要炒房不要土地财政这些话语,

换做是谁都会是和此刻郑良才一样的反应。

而蒋辰看到郑良才吃惊的表情,也是心中一凛,心想之前还想着要收着点,想法要保守点呢。

没想到竟然是这个样子。

这让蒋辰这边非常的心虚,害怕自己还是没有把控好力度。

不过很快,郑良才那边就恢复了正常。

“小蒋啊,你这个话可是石破天惊啊,吓我一大跳呢。”

“不过,我刚刚思考了一下,虽然你这话说的有些不符合现在其他地方的主流做法,但是却也不失为是一种新的思路。

要不你详细的说一下理由,我听听?”

听到郑良才这么说,蒋辰的心才放下来。

他知道,郑良才这是部分认可自己的观点了,却也还要再进一步的评估一下。

不能立马全盘认可。

这很可能是未来京海的施政主策,如果郑良才能够当上市委书记的话。

想到这些,蒋辰立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作为上辈子经历过房地产大起大落二十年的人,蒋辰深刻的知道,

这个产业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地方又意味着什么。

“老板,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就不客气的说几句真心话了。

房地产的血虽然好喝,但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血,喝不得,良心上过不去!”

蒋辰义正词严的说道,这是他反对发展房地产的初心。

上辈子看过太多家庭,为了一套房子把六个钱包全部掏空,拿出了父母和自己一家的血汗钱,然后在零四年的那场大危机中,输得一干二净。

这种人间惨剧,蒋辰真的不想再看到了。

一幕幕的伦理悲剧,什么父母卖了老家房子支持儿子儿媳在城里买房,最后却被儿子儿媳嫌弃,无地居住这样的的悲剧,

说起来是儿子儿媳们个人的道德品质,但最本质的原因,还是房子太贵了。

如果不是因为房子贵出天际,怎么可能会有这些畸形病态的事情?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市场经济里,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可以扭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

不过,郑良才对蒋辰的这番话却是没有什么大的反应,这是机械的点了点头。

这表明,对于蒋辰的这番言论,郑良才并不是十分认同。

做到他这个级别的领导,是从极其罕见态度鲜明的表明立场的,如果是赞同别人的意见还好,可以直言不讳的说出来。

但是如果是反对的话,那就会只是象征性的点点头,表面上看是一种认可,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看不懂的人在这里面就会吃大亏。

不过蒋辰可是两辈子在体制里面混了,这么点东西还是很容易领会的。

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郑良才这种领导,是需要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去看待问题的,如果只是讲究良心的话,发展改革的很多事情就不要去做了。

已经确定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明确了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那怎么可能事事讲良心、讲公正。

这是做不到的。

公平和效率,这对一直处于对立统一的概念,点前这个年代自然是后者更为重要。

为了经济的发展,总是要牺牲一点社会公平,总是要有人付出代价的。

那些花了六个钱包的血汗钱去买房的人,就是经济发展的代价。

如果连这么点铁石心肠都没有,他郑良才也真的可以不用去争那个市委书记了。

甚至,连现在的这个常务副市长都是不合格的,可以不用做下去。

所以,蒋辰拿出了自己反对炒房的第二点理由,

“一个地方,如果想要持续长久且稳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资本、科技、产业和人才。”

“其实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有了产业和资本,才可以吸引集聚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发展科技,而发展了科技会促进产业向高新技术升级,从而形成强大的造血能力,大大促进资本的积累。

这是一套良性循环,只要实现了这套循环,那么我们京海的增长便如同安装了一台永动机,可以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

而且会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的经济竞争,实际上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传统的加工业、制造业,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增长需求,以后逐渐会被淘汰。

就比如我们现在赖以为支柱的纺织业、服装业,别看现在是蒸蒸日上,外贸订单如同雪片一般,不断做大做强。

但这些就是妥妥的夕阳产业,万一哪一天我们的劳动力价格不再有优势了,

那些东南亚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代替我们分分钟的事情,

他们的工资水平比我们这边可是低很多,而且人的平均年龄也更加年轻。

我们现在虽然还不算老龄化社会,但是年龄方面的的确确已经不占优势了。

这些依靠劳动密集、吃着劳动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产业,未来十年内很有可能会被集体淘汰。”

蒋辰一口气的说下来,说到激动处不断地用手比划着,这些想法,他在上辈子就已经深思熟虑,不知道在脑子里过了多少遍。

可惜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供他宣泄。

而现在,郑良才主动问他,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展示机会。

他要抓住机会,尽可能多的把自己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装入到对方的脑海中,

这样,当郑良才成了市委书记的那一刻,自己的这些思想也就间接的得到了实现。

能够在一个地级市,实现自己的政见思路,造福一方百姓,其实是一件很爽很爽的事情。

这种获得感,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


  (https://www.02shuwu.cc/3547_3547818/512404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