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家父蓝玉,造反洪武在线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男儿陆十三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男儿陆十三


  坤宁宫。

寝殿内,朱元璋躺在郭宁妃的腿上,微闭着双目,露出了一脸享受的神情。

郭宁妃面带微笑,正在为朱元璋按摩着头部,手法娴熟,动作轻柔。

为了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惬意,朱元璋特地将值守的宫女太监全都遣退了下去,自从服用了金刚大力丸之后,虽已步入暮年,但朱元璋突然感觉自己找回了当年的雄风,夫妻生活也更加和谐。

得到宠幸的郭宁妃最近这段时日也是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好像年轻了十几岁。

“今日天气不错,一会儿陪朕到御花园走走吧。”

沉默许久之后,朱元璋懒散的说了一句。

每日朝务繁忙,日理万机,只有在郭宁妃这里,他才能彻底放松心情,忘却任何跟朝务相关的事。

郭宁妃迟疑了一下,轻声道:“真的要去吗?”

朱元璋挑了挑眉毛,佯装不满道:“怎么?你不愿意?”

郭宁妃急忙摇了摇头,认真道:“陛下这一月以来,整日都往臣妾这里跑,宫里的人都看见了,万一在御花园中遇见其他姐妹...”

说到最后,郭宁妃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古往今来,后宫争宠之事,早已屡见不鲜,不乏腥风血雨的桥段。

朱元璋缓缓睁开了双眼,沉声道:“怕什么?!撞见就撞见了,她们还能吃了你不成?”

“有朕为你做主,不必理会她们!谁叫她们没有你的本事?!再说了,你是后宫之主,所有人都得以你为尊!谁敢不敬?!”

听了朱元璋的话,郭宁妃只能无奈苦笑,没有再说什么。

正在这时,脚步声响起,太监总管庞旬快步出现在了寝殿门口,远远地望了一眼躺在床榻上的朱元璋,神色凝重,手里还拿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卷。

刚准备继续闭眼享受的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看着门口的庞旬,沉声道:“朕不是说不要打扰么?!何事?!”

庞旬恭敬地行了一礼,躬身道:“启禀陛下,是北境的消息!”

听闻此言,朱元璋眼前一亮,突然直接从床榻上坐了起来,由于动作过大,差点闪了腰。

郭宁妃见状,急忙跪起搀扶了一下。

朱元璋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然后直接起身穿上了鞋子,一边快步离开,一边随口道:“朕今日有要事处理,改日再来!”

“恭送陛下!”

郭宁妃急忙行了一礼,送别了朱元璋。

虽然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知道不用陪陛下逛御花园了,也终于松了口气。

坤宁宫外。

朱元璋看着庞旬,沉声道:“如何?!”

庞旬躬身道:“暗卫已经查明,营救中山王之女的那人,在救人之前,曾在北平城出现,接着便乔装离开了北平,一路前往了北元!”

“途中在一家大漠客栈中留宿过一晚,接着又乔装成商人混入了北元边城土罗城!还在城中到处打探过中山王之女的下落!”

“紧接着从土罗城到北元都城的路上,就发生了那场血战!根据打听到的消息,那人的外貌身形以及年龄,都和陆凌川相仿!”

听到这里,朱元璋面露笑意,双目之中闪烁着激动的神色。

庞旬接着拿起了一直捧在手中的那张纸卷,恭敬地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继续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人在救了中山王之女后,在返回南境之前,似乎还去过两国边境交界,并在界碑上留下了一段话!”

“这是暗卫从界碑上拓下来的,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闻言,急忙接过了纸卷,快速打开,紧接着,四句夹带着雷霆之势的诗句便出现在了的眼前!

看到这四句诗,朱元璋忍不住扬声念道: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虏出金山!”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念完这四句诗,朱元璋早已喜笑颜开,脸上的激动之情难以抑制,身上逐渐散发出了一股凌然之气!

除了这四句诗,下面还有一行字:

今日画地为笼,以此为界,元人与狗不得擅出!若有违背,他日再入北元之时,必将血染大漠黄沙,人畜鸡犬不留!

落款处,七个草字笔走龙蛇!

大明男儿!陆十三!

“哈哈哈哈...”

“好!好!好!”

将纸卷上的内容全部看完之后,朱元璋忍不住仰天大笑,连说了三个“好”字,满脸骄傲之色。

庞旬也是听得一脸激动,拱了拱手,又道:“暗卫传回的消息中还提到,在界碑以北,北元境内之地,不知怎么,留下了一道数丈长的裂痕,足有两指之深!”

“碑上所提之界,应该就是指此道裂痕!只是不知道那裂痕是如何做到的!”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收起了纸卷,背负着双手,赞许道:“好一个陆凌川!看来朕之前还是小看他了!虽然他已经足够让朕出于意料,但没想到他还能一次次给朕带来惊喜!”

“好诗!好字!好魄力!不愧为我大明男儿!”

当他看到落款处的“陆十三”三个字时,他就已经确定,潜入北元,斩杀上百北元精骑,将徐妙锦从北元带回来的人,就是陆凌川!

庞旬赞同的点了点头,由衷道:“陆凌川的文才,确为惊世之才!自太史公宋濂与浙东四杰离世之后,我大明文坛已经沉寂许久,好多年未曾出现过像样的文学大家了,后起之秀更是寥寥无几。”

“之前他在望春楼题过的那首诗已经名震京都,但暗地里还是有不少人都只是当作巧合,亦或者都觉得他是从哪儿抄来的,文坛中人甚至因其名声狼藉而不耻!”

“但界碑上留下的这一首,不但再次证明他有旷世文才,还有忠君爱国之心!属实难得!”

“马下吟诗,马上杀敌,真乃麒麟之才!”

听了庞旬的话,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忍不住再次打开了纸卷,认真的端详了起来,眉宇之间的赞赏之意更加明显。

大明以武立国,本就缺少文坛之才,再加上后来的文字狱,导致十数年来武盛文衰,而宋濂等人相继陨落之后,便更没有人能在文学上有惊人造诣了,这样的局面一直让朱元璋心有不甘。

陆凌川的横空出世,可谓大明文坛中的一颗闪耀之星,不但能文还能武,而且居然还在北元境内狠狠地扬了大明国威,令北元边城闻风丧胆,这怎能不令朱元璋激动。

沉思片刻之后,朱元璋似乎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转头看向了庞旬,沉声道:“你马上去一趟东宫,让允炆到明和殿见朕!”

随着话音落下,朱元璋已经上了步撵,直接返回明和殿。

庞旬答应了一声,立刻前往东宫。

明和殿。

一炷香之后,太孙朱允炆快步走入了大殿,冲着正在一边踱步,一边沉思的朱元璋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孙儿参见皇爷爷!”

“皇爷爷这么着急召孙儿前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朱元璋停步转身,一脸深意的看了朱允炆一眼,拿起了桌案上的那张纸卷,递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茫然接过,缓缓打开低头看去,紧接着便脸色骤变。

很快,朱允炆便惊讶的抬起了头,不敢相信的看着朱元璋,惊呼道:“陆凌川?!前往北境将徐妙锦救回来的人,真的是他?!”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赞许的看着朱允炆,道:“你的眼光不错,他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允炆激动的看着手里的纸卷,认真道:“如此文武全才,如果不能为朝廷所用,岂不是天下苍生的不幸?!”

朱元璋沉声道:“之前你找了他那么多次,他还是不肯效忠于你?”

朱允炆无奈的叹了口气,缓缓道:“孙儿已经尽力收服,可是他总是避而不谈,声称自己只想赚钱。”

朱元璋摇了摇头,沉思道:“能在边境界碑之上留下这样一番话,证明他绝非一个只执迷于商贾之道的人!朕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你现在马上去一趟将军府,探探他的口风,看他承不承认北境的事就是他做的,如果他承认,就让他立刻来见朕!”

“如果能让他成为你将来的助力,朕可以不计前嫌,不会再为难蓝家。”

朱允炆闻言,脸上闪过了一丝欣喜,答应了一声,立刻拜别离开。

朱元璋背负着双手,继续踱起了步子,再次陷入了沉思。

...


  (https://www.02shuwu.cc/3541_3541838/512446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