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 > 第167章 串门

第167章 串门


第167章  串门

顾大姐夸起她小孙子那是滔滔不绝,话多的说不完,跟顾母有的一拼。

看得出来顾大姐很喜欢她这小孙子。

在顾大姐家聊了会儿,苏荷顾母俩人出来了,苏荷去了青木张宁两口子那儿,顾母去了她两个哥哥家。

苏荷不知道的是她走后,顾大姐二儿媳陈娟跟赵青林嘀咕了。

说是,“青玉说的没错,你这舅妈果然很抠门,就带了一包点心,也只给了凡凡五颗糖。”

她以为咋也拿几斤糕点两包大白兔奶糖过来。

谁知就拿了一包点心。

小姑子说的果然没错,果然是个抠门的,都考大学了,一家子要搬去首都了,出手还是这么寒酸。

赵青林,“你别说那些有的没的。”

陈娟撇撇嘴,不说了,想着过几天小姑子回来时候可要好好吐槽一下。

青木张宁俩人的闺女思甜小姑娘今年也九岁了,在读小学三年级,这两口子也没要二胎。

苏荷进屋照旧给孩子拿了几颗糖。

“谢谢舅奶奶。”

小姑娘高兴的蹦蹦跶跶出去玩了。

苏荷跟张宁聊,“张宁你学的咋样?”

张宁过年那会儿说的要参加高考。

张宁,“舅妈我不考了。”

苏荷疑惑,“怎么不考了?”

张宁嗐一声,“舅妈你不知道吧,今年高考出了政策,考生必须是单身,我要考了得跟青木离婚。”

“我就不考了,而且我看那高考也不容易,去年我们村知青都参加了,没一个考上的。”

“我寻思了一下算了,我也就初中文凭没读高中,估计考不上。”

苏荷属实是没想到这个结果,她以为张宁不考了是青木不愿意,没想到她自己放弃了。

“青木倒是劝我考,但我想想算了,我要考了也不一定能考上,还让别人笑话他......”

张宁跟苏荷挺能聊得来,一见她把心里那些话都说出来了。

外人笑不笑话不知道,反正她公婆肯定说她家那口子,说当初为了你媳妇儿执意要分家出来的,现在人家跑了。

还有她那妯娌,估计也得背后嘀咕。

她觉得她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事情,让她那家口子被人笑话,没必要。

她家那口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对她们娘俩那是没的说的,啥好东西都是紧着她们娘俩。

结婚快十年了,她们夫妻俩吵过架,但是他对她没说过一句重话,吵架也不过一个小时,就和好了,从不对她摆脸子。

张宁想想这也行了,她也不一定要回城,乡下日子也挺好。

苏荷听完点点头,“现在国家政策变了,不像以前了,除了读书也还有别的出路。”

“反正啥事你们夫妻俩商量着来。”

张宁笑道,“是呢,我们俩考不上大学,让我闺女考。”

“思甜成绩挺好的?”苏荷问。

张宁,“反正目前在班里第一,就看以后上了初高中咋样了。”

苏荷,“孩子底子好,上了初高中也不会差。”

“这两年你们多养点鸡,攒点钱,我在首都那边听说了点事,不用几年可能允许咱们老百姓自己做生意赚钱了。”

张宁震惊,“真的?”

苏荷,“八九不离十,你看这两年,坏人被打倒后,高考恢复了,上面也抓的不严了。”

张宁,“确实,舅妈我听你的。”

苏荷,“多攒攒钱,到时候有啥事,咱们也能吃上一口肉。”

聊了会儿苏荷准备起身走了,张宁挽留,“舅妈吃了饭再走呗。”

“青木都杀好鸡了。”

苏荷,“不用不用,我在家刚吃了出来的,饱着呢。”

“我去趟你们舅姥爷那儿。”

听闻,张宁从青木手上接过那拔好毛的鸡,“舅妈,那你带回去吃。”

苏荷不要,“不用不用,你们炖了给甜甜吃。”

“她天天吃呢,昨天也杀了只鸡,舅妈这你拿回去。”

一番拉扯,最后这鸡被苏荷收下了。

去顾建华两个舅舅家又聊了会儿,跟顾母俩人就回家了,顾母一看那鸡,夸道,“青木这媳妇儿挺好的。”

苏荷,“是,这孩子不错。”

不过顾大姐更喜欢二儿媳,不咋得意张宁。

早上吃鸡肉,中午吃鸡肉,晚上还得炖鸡肉。

不过苏荷爱吃,她就算天天吃鸡肉也不会腻。

顾大姐顾二姐家都去过了,肯定要去一趟顾三姐家,碰了周日,苏荷跟顾建华一起去了。

“你们今天留下吃饭啊,我去买酒去。”聊了会儿王组长起身。

苏荷顾建华两口子也正有此意。

顾三姐炒了好几道菜,还炸了一盘小鱼。

咋说呢儿女都成年了,就一个小女儿在上学,顾三姐王组长俩人担子也轻了点。

“我们组有个同事,想把她闺女介绍给红星呢,我没答应。”饭桌上,顾三姐跟大家伙说。

红星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跟亲生的也差不多了。

苏荷笑道,“咋了,那姑娘长得不好看啊?”

“有点,那姑娘跟咱们村那谁家媳妇长得很像,下巴是那样的,跟鞋拔子似的”

听顾三姐这么一说,苏荷就明白了,村里那小媳妇下巴太长了,面中凹陷,看着不太好看。

“再说又不是我找对象,我答应人家,孩子看了不喜欢,都是同事以后也不好相处。”顾三姐道。

这些人老问她,老想通过她给红星介绍对象。

苏荷,“红星今年多大了?28了吧。”她记得红星跟明月同岁来着。

王组长,“对,也不找个对象,老大不小了。”

虽说自身条件很优秀,不怕找不到媳妇,但是本人不找对象,也是个难事。

“姐夫你写信催催呗。”苏荷笑道。

王组长,“说过一次,说是不急,还年轻。”

老父亲很无奈啊,28了还年轻,他28那会儿孩子都出来了。

他们这给介绍也不合适,大老远的。

自己找,他也不找。

“都当舅舅的人了.....”王组长继续吐槽道。

妹妹都结婚了,他还不结。

苏荷,“三姐夫,你也别急,我大哥也是27.8结婚的。”

王组长,“他过年都29了。”


  (https://www.02shuwu.cc/3534_3534016/111109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