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 > 第202章 瘫了

第202章 瘫了


第202章  瘫了

两口子走的时候顾二姐给拿了二百块钱,她跟晓梅说,“你们俩要是遇到啥事,跟你们姐姐姐夫,舅舅舅妈,姥姥姥爷他们商量的。”

她弟妹说的对,有啥事就要说出来一起商量,不能憋着。

“知道了妈。”

晓梅张晨两口子踏上去首都的火车了,跟他们一同走的还有一人,那就是吴三凤。

女儿婆婆回家去了,孩子没人带,她得过去带啊,不然耽误闺女学业。

经过这两年她是发现了这大学不好考啊,她闺女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可不能因为孩子不读了。

这机会多难得。

所以她得去,即使大儿媳借此分家了。

对此吴三凤几个儿媳也挺烦的,即使二三儿媳明面没说,但不代表没意见。

光伺候公婆就算了,还要伺候老公爷奶,更别说老公奶奶还摔倒瘫痪在床了。

吃喝拉撒都要有人伺候,这活当然落到她们几个儿媳身上了。

老三媳妇怀着孕,肯定不能让她干,老二媳妇不知做了什么,老太太不愿意让伺候,就老大媳妇。

所以吴三凤大儿媳很烦,快烦死了,她亲妈都没这么伺候过。

所以趁这次婆婆要去首都看外孙,她就提出分家了。

太不好过了,一辈压着一辈,婆婆上面还有婆婆的婆婆。

真是过的什么日子!

分家至少不用伺候老公奶奶了,况且分家过了,挣的钱可都是他们小家的了。

春晴石头两口子养鸡养猪这两年赚了不少钱  ,别人不知道反正吴三凤大儿媳是很眼馋。

但是因为之前没分家一起住的,就算养多少只鸡,那钱都是大家一起分。

所以她也不愿意多养。

但分家就不一样了,她养的鸡,赚到的钱,可都是他们小家的了。

大儿媳摩拳擦掌,打算先养五十只鸡试试。

对于婆婆的瘫痪,吴三凤也很烦,老人跟小孩不一样,你伺候她,哪不顺她意,她还会打你骂你。

况且小孩什么体量,大人什么体量。

小孩屎尿不臭,老人的臭死,所以她宁愿回去京市看三个外孙,也不想照顾她婆婆。

吴三凤想她婆婆最好是在她回来之前去了。

不然她可不想伺候,要伺候让她三个儿子伺候吧。

想想还是苏荷比她有福气,年轻时候被婆婆伺候着,婆婆老了还能帮她开店。

人当大学老师,她则是看孩子。

唉!

人这命运。

也不知道二房这一家子不知道走了什么运,苏荷顾建华一家子飞了就算了,那顾云彩,顾云兰两家也飞了。

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去首都。

还都在首都定下来了,明月一家四口居然在首都开了果蔬商店,雪儿那也开了文具店,生意还都不错!

这简直不可思议。

还有苏荷顾建华这两口子,居然开了个馅饼店让双方父母看着了。

吴三凤觉得二房这太顺风顺水了,无论大人孩子都步步高升。

他们家倒是,她婆婆今年年初摔了一跤,瘫了,平时身子骨挺硬朗的人。

就摔了一跤而已,怎么就瘫了呢!

看医生说是摔倒哪个神经了还是压着哪个神经了,她也不懂。

只能归结为,人老了,身子骨不行了。

张秀英瘫了的事情,顾母还是听晓梅张晨两口子讲了才知道的。

怎么说呢,听到这消息她心里也没有多高兴,如果这事放在四十年前她或许很高兴,毕竟那会儿她被婆婆和这个妯娌欺负的很厉害。

但是自从她儿子参军,儿子娶儿媳,她的脸面被这俩孩子提上去了,处处比张秀英厉害,后来更是,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所以也只是唏嘘几句,没说什么风凉话。

苏母这个局外人倒是爱打听,“那你这妯娌瘫了,她儿媳也来京市了,谁伺候她呢?孙媳妇?”

晓梅,“对的苏奶奶,是我那几个表嫂在照顾。”

听她妈说她那几个表嫂也不是很愿意照顾,都互相推脱。

人瘫了身不由己,吃饭问题是小,最主要是拉撒问题,她二叔姥爷也老了,一个人弄不动,就得叫人帮忙弄。

人一天小便最少五六次,就得换五六遍裤子。

这换下来的裤子得洗吧,也是个事。

苏母,“哎呦,咱们这老了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啊。”

顾母也是有点怕了  “对对对,等明年就把这店给建华开吧。”

老年人摔了磕了,没伤着最好,但是伤着了就完蛋了,轻则骨折,重则瘫痪。

而且人老了就像机器一样,零件也老化了,它不像年轻人那样恢复的快,人年轻人骨折基本一百天就没问题了  ,老人得在床上躺半年。

这多难受啊,吃喝拉撒都要有人伺候。

顾母想与其这样没尊严的活着,还不如死了来的痛快,不过人都怕死的,她就是说说。

张晨也说,“听说为了这事几个表哥表嫂都分家过了。”

顾母,“那不分家都难,吴三凤自己婆婆不照顾,让儿媳们去照顾,像什么话。”

有一说一,她那妯娌对吴三凤这个儿媳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出事了儿媳不管了,指使自己三个儿媳做事,伺候人吃喝拉撒谁愿意啊。

换做是她,她也不愿意。

顾母在想,她去世时候,最好是睡一觉别醒来了,可别得这个病那个病的,折腾身体精神,也折腾孩子们。

聊了会儿老家的事,就说起张晨卖包子的事。

“打算什么时候卖啊?要不等两天熟悉熟悉环境?”顾母问起。

晓梅摇头,“不用姥姥,我下午就带张晨出去转转,明天就开始卖。”

“我这不放假了嘛,陪他一起卖。”

张晨不咋熟悉周围,但是她熟悉啊!

顾母,“你们坐车好几天过来不休息一下了?”

“不用姥姥,我不累。”张晨摇头。

包子这事情不弄出结果,他睡不着。

顾母,“那随你们吧,调料啥的今天可以买回来,肉最好是明天早上去菜市场买,新鲜。”

“到时候跟你姥爷苏爷爷他们一起去。”

他们四人,早上去菜市场采购一般都是苏父顾父俩人一起的,苏父作为厨师当然得亲自去选食材,但一个人拎不动就叫了顾父一起去。

“嗯嗯,知道了姥姥。”

两口子吃完馅饼,上二楼把拿过来的行李整理了一下,二楼苏荷买了两张床放着,用来给长辈们休息的。

不过一般不咋用,因为从十一点开始忙到下午两点,再有四个小时就关门下班了。

“还有床呢啊?”张晨以为他要打地铺睡觉。

晓梅,“舅妈买来给姥姥他们休息用的,咱们俩把这床并在一起。”

张晨,“并在一起我们睡啊?那姥姥他们在哪儿休息?”

晓梅,“他们中午不休息,舅妈说了让我们用,你快点把那床挪过来。”

“噢噢好。”

两口子把床并好,又铺上褥子被子枕头,一张双人床就弄好了。

晓梅嘀咕,“住馅饼店挺好的,这除了不能上厕所,其他干啥都挺方便。”

“睡觉的地还宽敞。”

她大姐知道张晨今年过来,也跟她说过让他们住她家里,只是要睡客厅,因为房间不够。

而且她大姐还有俩孩子,一起住着不方便。

还是住馅饼店比较自在。

店门一关,就剩他们俩人,多清净啊。

两口子整理完也没休息,拎着东西来苏荷这边了,苏荷今天没去馅饼店,因为来事了,虽说不疼,但总归不舒服。

苏荷,“你俩加油,隔壁有个小媳妇靠每天卖馒头,都月入一百块钱了。”

张晨,“那真不错啊。”一个月一百的收入真不错,一年下来就有一千来块钱了。

他在公社一个月工资不高,都不到三十。

他要是卖包子一个月也有一百的收入,他就满足了。

晓梅,“我们也加油,我们争取一个月赚150元。”

此刻晓梅迫不及待的要发面剁馅卖包子赚钱了。

她们也要月入一百!

两口子从苏荷家出来后在外逛了一圈就去菜市场了。

买点调料,盐啊酱油大酱什么的。

他们商量了一下,明天先包五十个酱肉包子出去卖,要是买的人多,生意好,第二天再多包点。

晚上张晨特意包了酱肉包子,让大伙给他提意见。

没啥意见可提,张晨包的包子确实挺好吃,包子馅油放的足够多,吃着特别香。

苏父竖起大拇指,“小张你就放心大胆的卖好了,你这包子顾客绝对喜欢吃。”

张晨笑道,“苏爷爷有你这话我就安心多了。”

有人需要努力,而有人就是天选之子。

钱穗儿卖东西先是被打击后是重振旗鼓,而张晨卖包子,根本不知道打击是什么东西。

翌日。

他跟晓梅两人带着忐忑的心情,拎着一锅包子出门了。

张晨有点紧张社恐不敢喊,晓梅不怕直接拉路过的大爷大妈问。

“大爷您买包子不?酱肉包子,特别好吃,不好吃不要钱!”

“要不您先尝尝看?”

大爷晨练完回家,就碰到卖包子的小姑娘,本不想买的,但小姑娘让他先尝一个。

他就尝了,然后发现,这包子是真好吃啊!

当场买了十个。

这叫什么,开门红,有了成功的案例,晓梅就更主动更大胆的问路过的行人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五十个包子不到半个小时全卖完了。

有些客人还说,“你们明天还卖呢吧?明天也过来啊!”

一个包子三分钱,五十个包子卖了一块五。

晓梅激动,“张晨我们明天包一百个包子!”

“好好好,包一百个。”

东西好不好吃顾客一吃就能知道了,张晨这包子好吃用料实在,顾客下次还会买。

第一天五十个包子卖完了,第二天一百个包子也卖完了,第三天包了一百五十个,也卖完了。

晓梅大胆的让张晨包二百个,一上午下来卖是能卖完,不过得走远,有点累。

但是卖二百个包子,能赚六块钱呢!

一天六块,一个月那就是180块钱,人都是贪心的,原本他们两口想着一个月有一百块钱收入就挺好的了。

但若是一个月能赚180块钱,为何不赚,不就累点,这不算什么。

不过一直这样拎着锅卖也不是个事儿,得弄个三轮车来,放上面卖。

这些年存款加上顾二姐给的,也有一千来块钱了,卖包子生意这么好,也不心疼那一百块钱,直接买了一辆新的三轮车。

有了三轮车以后卖包子就更方便了,晓梅不用跟着张晨一起出门,可以睡个回笼觉。

两口子上午卖包子其他时间就在馅饼店帮忙。

苏荷这个舅妈不会让他们白帮忙,打算给张晨一个月十五块钱工资。

但两口子说不要。

晓梅,“舅妈不用给我们,我们吃住都在馅饼铺,你没跟我们要钱,咋还要给我们钱啊,给也是我们给才对。”

张晨,“对舅妈,不用给我们,而且我们也没干多少活。”

就中午忙的时候,给端端菜馅饼,还有收桌子啥的,顺手的事。

苏荷,“拿着吧,你们俩,这样你们月收入就够二百了。”

自从张晨来了店里,那重活脏活可都是他干的,像倒泔水,上下搬东西,勤快的很。

而且人两口子给她干活呢,咋也给点工资。

听苏荷这样讲,两口子又感动了。

他们觉得舅妈人也太好了。

没说工资前两口子干活就挺好,自从有了工资,两口子干活就更卖力了。

暑假时间很快过去,学校开学了苏荷又恢复了上班的日子。

除了第一个第二个月,馅饼店营业额基本定在三百块钱以上。

苏荷本就打算买第二第三家铺子,六月份以后就跟韩佳佳说了,让她帮忙留意。

这不十月份的时候就找到合适的铺子了。

是个门面,两家铺子紧挨着。

“苏老师,你这俩铺子打算做什么生意啊?”

韩佳佳也是佩服苏荷,去年刚买下一个铺子,今年就要买第二第三个了。

“看吧,我是想开服装店,看明年行情。”

她在系统商城买的书里看过服装进化史。

今年民众衣服跟前两年变化不大,但是明年开始就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后国内情况是一年比一年变化大。


  (https://www.02shuwu.cc/3534_3534016/111109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