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国师是个花和尚 > 第200章 批阅奏折

第200章 批阅奏折


朱标和宗弥听了朱元璋的建议,点了点头,宗弥直接说:“老朱,这样的话我们俩就要经常出宫了啊,不然也发现不了什么物种了啊!”

  朱标闻言,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转身望向远方的宫廷深处,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与宗弥在广袤大地上探索的身影。

  “宗弥所言极是。”朱标道,“我们需得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才能发现那些寻常难以察觉的珍稀物种。

  如此一来,既能充实皇家园林,又能让百姓们感受到皇恩浩荡。”

  朱元璋一听宗弥这话,眉头一挑,佯怒道:“宗弥,你这小子,别以为咱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九九。

  想出宫玩就明说,何必拐弯抹角?”说着,他伸出手指,轻轻地点了点宗弥的额头。

  宗弥被戳得嘿嘿一笑,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老朱,你这可是冤枉我了。

  我确实是想出去走走,但更多的是为了寻找那些珍稀物种,为皇家园林增添光彩。

  再说了,出去走走,也能长长见识,了解民情,这不也是为了国家大事嘛。”

  朱元璋闻言,脸色稍缓,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你这小子,倒是会找借口。

  也罢,既然你有这份心,那咱就准了。不过,每天都需要帮咱改完奏折才能出去。”

  宗弥的眉头紧锁,双眼紧盯着朱元璋的书桌上那一堆堆如山高的奏折,仿佛那些纸张都在嘲笑他的无奈。

  他抬手摸了摸光头,面露苦色:“老朱,这……这哪是人干的活啊!

  每天光是改这些奏折,就累得够呛了,哪还有力气出宫去寻那些新物种啊?”

  朱元璋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扬:“怎么,这就嫌累了?

  咱可是每天都得面对这些,你小子想轻松,那可不行。”

  他边说边指了指那堆奏折,“这些奏折,每一封都关乎天下百姓的生计,岂能轻视?

  你若真心想为皇家园林添彩,为百姓谋福,就得先学会处理这些国家大事。”

  宗弥深吸了一口气,双手一摊,直接说道:“我不是建议你弄个内阁了嘛,怎么还这么多啊?”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内阁固然可以分担些政务,但咱得把关,得确保每件事都处理得当。

  可是你也知道今年发生了什么事,哪里还有咱可信之人啊,这不你小子来了嘛,所以别总想着轻松,得学会担当。”

  他指了指那些奏折,又指了指宗弥,“这些奏折,就是你成长的阶梯。

  想为皇家、为百姓做些事,就得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宗弥闻言,心中仍有些不甘,他低下头,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老朱,我不是皇家人啊,我只是个和尚啊,这些奏折是我能看的吗?”

  朱元璋闻言,轻轻拍了拍宗弥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宗弥啊,昨日咱已与你细说过,这天下事,非皇家一己之力可为。

  你虽非皇家人,但咱已赐你内阁之位,你便是这朝廷的一份子。

  奏折中,既有国事,也有民生,你若能从中领悟,便是为皇家、为百姓尽了一份力。

  去吧,不必多言,用心去看,用心去悟。”

  说着,朱元璋指了指堆积如山的奏折,示意宗弥前去。宗弥抬头,看着那一摞摞厚重的奏折,直接无语。

  宗弥心中一沉,看着眼前的奏折山,只觉得压力山大。

  他缓缓走到奏折堆前,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他又翻了翻剩下的奏折,密密麻麻的字迹映入眼帘。

  有的是地方官员的汇报,有的是百姓的申诉,每一字每一句都关乎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福祉。

  宗弥忍不住苦笑,心道:“老朱你这是让我做苦力啊。”然而,他也明白,这是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和磨砺。

  宗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句话说得好,生活就像QJ,抗拒不了那就享受吧。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书桌前,搬起一摞奏折,那沉甸甸的重量似乎也在告诉他这份责任的重大。

  他小心翼翼地坐下,翻开第一本奏折,字迹工整,内容详实。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那专注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奏折中的文字仿佛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他的脑海中缓缓展开。

  他仿佛看到了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地方官员们焦急的汇报。

  宗弥继续埋头于奏折之中,每一本都如同一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信息与故事。

  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每一个决策的可能影响。

  突然,他拿起一本厚厚的奏折,翻开一看,密密麻麻的字迹瞬间涌入眼帘。

  他逐字逐句地读着,但越读眉头皱得越深。这本奏折似乎特别冗长,内容繁琐,让人难以抓住重点。

  宗弥不禁叹了口气,心中暗自吐槽:“这人也太能说了,说了这么多,重点才在最后。”

  宗弥正为冗长的奏折所困,突然眼前一亮,一本与众不同的奏折映入眼帘。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只见封面工整地写着“山东济南知府提干奏折”几个大字。他翻开奏折,字迹虽不如之前的工整,但内容却极为清晰明了。

  奏折中,济南知府详细地介绍了那位县令的政绩和贡献,九年如一日地勤勤恳恳,为百姓谋福利。

  宗弥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济南知府的奏折,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眉头紧锁。

  他抬起头,望向身边正在忙碌的朱标,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小朱,大明的县令是不是三年一轮换啊?”宗弥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确定。

  朱标闻言,抬起头,看着宗弥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

  他放下手中的笔,走到宗弥身边,接过奏折仔细查看。

  “这……这县令竟然九年未换?”朱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他抬头看向宗弥,眼中满是疑惑,“这确实有些不对劲,按照大明的律法,县令确实是三年一轮换的。”


  (https://www.02shuwu.cc/3520_3520975/111109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