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与丞相的促膝长谈
第359章与丞相的促膝长谈
战争最是磨人。
看着当年那个长相清秀、斯文的少年,如今脸上也刻上了沧桑,诸葛亮心中忍不住感慨。
“丞相,我路过重庆的时候,专门为您带了一些茶叶过来。”
“哦,济安带来的,我得好好品尝品尝。”
诸葛亮带着李衡往后苑走,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整个人都是缓和且开心的。
不多时,两人坐在后院,李衡亲自为诸葛亮泡上了一杯茶。
说起来,当年诸葛亮对南中用兵之时,教那里的人种过茶。
直到千年后,那里的人还奉诸葛亮为茶祖。
在这个时代,茶还叫荼,是一种药。
诸葛亮本身还通晓医药,他教那里的人种荼,其实也是对那里民生的一种帮助。
“这茶比我这两年喝的茶味道更加温和、清香,回味无穷。”诸葛亮笑道,“是因为产地不同吗?”
“发酵?”
“不是有一万领重甲了吗?”诸葛亮道,“你打算在未来三年对建业用兵?”
“整个荆州能有二十万户吗?”诸葛亮问道。
诸葛亮不说话,只是点头。
李衡答道:“有十万之众,跟随我到荆州的益州兵,返回了七万,我在荆州补充了七万。”
“丞相英明,下官确实有这個打算。”
“纸张利润已经很少,现在靠盐和丝绸从吴国购买一部分粮食,军需方面暂时充足,但还需要再增加一万领铁甲和三万领皮甲。”
“今年开始的,去年一直在尝试,今年已经有了完整的生产线。”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七万户免税,荆州事务开销够吗?”
诸葛亮道:“那就说说你接下来的整体打算。”
诸葛亮道:“灭吴一共要多少兵力?”
“襄阳要五万,武昌五万,建业十万。”
“虽然我们拿回了关中,但曹魏依然掌握大量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以司马懿之能,给他数年时间,就能消灭曹魏内部的反对声音,并且司马懿一定会和孙权联合对付我们。”
“我们三年内必须攻下建业,与此同时,还要防备在灭吴之际,司马懿对襄阳用兵。”
“为何?”
“不是,是因为制作工序不一样,这种茶用的是发酵工艺。”
李衡便将工艺介绍完,诸葛亮忍不住道:“好,这个方法极好,现在重庆已经在用了吗?”
“二十万!”
“恐怕没有,所以接下来兵源问题是荆州的大问题。”
诸葛亮思索起来,沉默片刻,他问道:“荆州如今有多少兵马?”
“不仅仅荆州面临兵源问题,关中也面临兵源问题。”诸葛亮说道,“我与你的想法是一致的,从益州带过来的兵,常年在外作战,思乡心切,如果再继续让他们待在这里,不但不能持续作战,内部还会出大问题。”
关于军队的思想建设,诸葛亮是有非常深刻的认知的。
正史上,姜维的穷兵黩武,是耗尽民力。
所谓的民力,还包括民众的精神状态。
人的情绪是不容忽视的,这在军事上的专业名词叫士气。
凡是不尊重士气的将领,都死得很惨。
诸葛亮继续说道:“我这几年已经陆陆续续让三万益州兵回去,剩下的做了轮休探亲。这一次战死人数就达到了两万之众,伤者三万之多,抚恤金需要两万万贯之多,手中可用兵力只有三万了。”
李衡听得心头一颤,没想到这一次关中损失如此之大。
这不应该啊!
关中汉军是精锐,就算郭淮出动全部的兵力,也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的损失。
李衡寻思着,看来丞相病重这件事,对士气打击的确大。
“你也知道,陇右人丁也不算多,前几年已经征调了一批,如果再从陇右征调,陇右将民力匮乏。”
诸葛亮说的这些,听起来困难重重,但他的语气却平稳而沉定。
从这一点李衡推断出,丞相大概是有计策可以快速恢复关中民力的。
丞相自然是当世名将,而吏治这方面,他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诸葛亮却又说道:“经历这一次,我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何问题?”李衡好奇道。
“我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治军。”说到这里,诸葛亮叹了口气,语气中才出现了悲痛,眼神也变了,“若不是我突然病倒,魏军不会有可乘之机,也不会有那么多好儿郎战死。”
“丞相您千万不要这么说,您的呕心沥血,全军上下都看在眼里。”
“我们都知道,有问题,就应该直面问题。”诸葛亮说道,“我的身体的的确确无法做支撑了,一味逞强,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凭空生出许多问题。”
诸葛亮看了李衡一眼,他推心置腹地说道:“我很希望你能接手关中大小事务,但奈何荆州事务一样繁多,甚至由于接下来的局势,荆州比关中更紧急且更重要。”
“姜伯约有才能。”李衡道。
“伯约之才在军事,不在吏治。”诸葛亮道,“费文伟如何?”
一边一直沉默的费祎立刻道:“丞相,下官何德何能。”
李衡却笑道:“费司马行事稳沉而有静气,他可以。”
“我也如此想,不过文伟之才能偏向于执行,他总是擅长处理各方关系,而眼下是改变局势的时候,他能做雍州刺史,雍州接下来的经略之策,还需要你我和他一同商定。”
诸葛亮说话的情商可以说非常高,作为领导,他不会当面去批评下属。
他这话的意思是,费祎的才能在于执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管人很擅长。
但是现在的局面是危局,关中民生凋零,不是靠管人就能解决问题的。
可执行的策略还是重中之重。
这一点是费祎的短板。
最后很顾全费祎,说现在的策略,需要三人一同商定。
李衡很好奇,杨仪在哪里?
看来丞相是不打算提拔杨仪做这个刺史的。
和正史上一样,丞相没有把杨仪作为接班人。
其实杨仪在吏治上的才能不比费祎差,杨仪主要精通于算账、具体事务的安排、跟进。
(https://www.02shuwu.cc/3407_3407587/111107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