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摊牌了:我是重生者小说 > 第二百二十六章:灵活的道德底线

第二百二十六章:灵活的道德底线


  “此外,卧龙还说,要光明正大的册封数个世家世袭罔替。让他们世世代代,辅佐天子、辅佐太师、辅佐朝廷治理天下。”

  挑选几家世家,与国同休,世袭罔替,代代充任贵族议院中朝廷和世家的沟通代表。

  全天下的顶级世家有几个?

  很多!

  四世三公的袁家,  不过是最强的之一,隔壁的杨家,就丝毫不逊色于袁家。

  还有像江夏黄家、颍川荀家这种传承千年之久的大家族,那也是人脉广泛,底蕴深厚。

  尤其是超凡世界观之下,荀家更是有着荀子传承,  江夏黄家更是千年都是一流世家,  至于曲阜孔家,就更不必说。

  这么多大家族,  谁能获得少数世袭罔替的名额?

  要不要争?

  会不会因此而产生矛盾?

  “嘿嘿,这就是阳谋。不断的吃掉被剔除贵族议院的没落贵族,谁会不愿意呢?而且卧龙还说,如果朝廷仍然运转不下去,那就带着贵族议院里面的代表们一起吃大户。直接找一个地方,全国上下一起吃。”

  “吃完了之后,就迁徙其余地方的失地流民前往那里,缓和当地的土地兼并,同时通过没收该地世家的财富,给朝廷续上一波。”

  “如此,平时的时候吃掉没落世家,危机之时,就带着其余地方的世家吃上一波大户。”

  听到这里,陈群的心里就忍不住涌现出一股杀机。

  这样的计谋,实在是太过狠毒!

  这位卧龙,  实在是不当人子!

  陈群等小年轻觉得卧龙太过狠毒的时候,有的人却不这么想。比如,  如今的豫州牧黄婉。

  黄婉的曾爷爷是大汉朝的尚书令,  尚书令这個职位,到了东汉年间的时候,可以假假的看作是一个并夕夕版的丞相。

  尚书令的实权,比三公还大。毕竟东汉年间的时候,三公大多数之时就是个摆设。

  黄婉的爷爷,是大汉朝的太尉。

  什么是顶级世家?

  这就是喽!

  黄婉自己,在历史上也曾经做过太尉这样的高官。

  这算不算四世三公?起码也是四世两公加一个尚书令了。

  这就是江夏黄家,如今的黄婉,被朝廷任命为豫州牧,负责清理豫州境内的诸多盗匪,事实上黄婉做的很不错,豫州境内的黄巾余孽、山贼盗匪,已经被他消灭的差不多了。

  最重要的是,在平定豫州境内盗贼的过程中,黄婉练出了一支精兵,这是手握重兵的实权州牧。

  而此刻,还只是公元一八九年呢!

  按理说,  黄婉要是此刻起兵谋反,那起点比袁绍袁术还要高。不过黄婉是个大忠臣,是真正的汉室忠臣。人家此时此刻,压根儿就没有造反的想法。

  作为天下第一流的世家家主,作为大汉朝的豫州牧,作为大汉朝的大忠臣,黄婉就觉得,卧龙嘴里提到的这个贵族议院很有搞头。

  君主立宪,贵族共和。

  这八个字,黄婉看到之后,眼睛就移不开了!

  他觉得,这么做对如今的大汉朝,或许是最好的!

  由于两次党锢之祸的缘故,再加上如今的这份三国演义,世家和天子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相对极限。

  无论是谁执政,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有节操的士人,黄婉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没法儿拖下去了。

  既然拖不下去,那就要想办法解决。而君主立宪,贵族共和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世家肯定会同意的。

  至于天子能否接受,这重要吗?

  天子就算不接受,诸位贤达们也可以努力劝说天子,没有太多实权,总比大汉朝灭亡强啊?

  而且,对天子来说,从此以后万世一系,传承不衰,岂不美哉?

  对世家来说,从此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治理天下,甚至从今往后,贵族永远是贵族,世家永远是世家,岂不美哉?

  从此以后,那些泥腿子就不用整天想着出人头地了,一切都交给士人,所有官员都只能由士人充当,连表面工作都不用装了,岂不美哉?

  想到这里,黄婉就决定悄悄的找其他世家通通气。

  刚好如今灵帝即将死亡,然后和大将军何进合作,争取在何进执政之时,就让何进答应下来。

  这样,当新的天子长大之后,就不用亲政了,天下大政,自有诸位贤达负责,岂不美哉?

  从此以后,天子就一直在后宫之中宠信美人,多子多福,锻炼身体,打破东汉以来,汉家天子平均寿数不过三十五的魔咒,岂不美哉?

  ……

  时间回到子夜时分,那时三国演义第五回刚刚发布不久,皇宫之中,张让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着第五回。

  “卧龙提出的第一策,董贼并未采纳,他觉得这第一策变数太多,见效太慢,他认为世家过于贪婪,纵然是第一策,也未必能成,所以他就问卧龙,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张让缓缓说道。

  听到这里,灵帝不屑的摇了摇头:到底是边境武人,不懂政治,还真以为天下的世家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世家这个团伙,是相当无耻的,他们的底线也是相当灵活的,简而言之,世家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只要你有好处,他们保证和你合作。

  原本的历史上,董卓就和士人们顺利的合作过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董卓和士人就像是搭伙过日子的夫妻一样,虽然时常吵闹,但整体还能过得下去,直到关东诸侯联手讨董,董卓直接把袁隗、袁基全家老小全都给杀了,才算是彻底和士人撕破脸。

  在灵帝看来,若是董卓采取卧龙所说的第一策,世家八成愿意和他合作,最终无论是董卓获胜,还是世家获胜,最倒霉的都是天子。

  下一代天子,大概率要成为卧龙口中的立宪君主,从此以后王在法下,纵然是君主,也得遵守汉律,甚至从今往后,世家们可以直接捧着汉律去约束天子。

  这样的天子,算什么天子?

  傀儡天子吗?

  可一旦全天下的世家、豪强、良家子都形成王在法下的共识之后,那么纵然是天子,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遵守规矩。

  一想到这样的未来,灵帝就有些焦急,然后下意识的咳嗽了一下:“卧龙有大才但无德!”

  灵帝嘴里的无德,指的是这家伙对朝廷一点也不忠心!

  “不过,纵然如此,朕还是愿意下诏书聘请其为太子太师,阿父,准备拟招,阿母,你继续读三国演义。”

  张让二话不说,就坐在一旁的书桌之上,开始书写诏书,一旁的其他太监,则是准备好了印玺。至于赵忠,则是从张让手里接过三国演义,继续诵读。

  “这第二策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做好乱世将至的准备,彻底撕破脸皮,利用强大的武力,彻底占据关中、司隶之地,把关中、司隶之地的世家豪强全部干掉,培养出一批新的、忠心于董贼本人的新贵。”

  “卧龙的意思是说,消灭旧的既得利益者,培养出一批新的武人集团。然后行秦法,复军功爵制,以耕战之法,重新征服天下。”

  利出一孔者,天下无敌!

  “卧龙说,此时此刻,天下间的诸侯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也没有做好逐鹿天下的准备,甚至许多太守都不敢靠着武力打压治下的世家,还下意识的按照和平时代的那一套来运转,还不够成熟。”

  就像韩馥那个家伙,明明是冀州牧,手握雄兵,手下文臣不缺武将不少,忠于他的也不在少数,结果竟然被袁绍和公孙瓒还有麾下士人集体恐吓之后,直接吓得提桶跑路。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认识到乱世已经到来的悲剧货色!

  那时的韩馥,如果有乱世已经到来,有兵才是草头王的想法,直接带着麾下大兵,把治下和袁绍勾结的文人杀个精光,他们又能如何?

  再厉害的世家,再厉害的人脉关系,在批判的武器面前,都啥也不是!

  “卧龙的第二策,核心想法是先通过一场大清洗,清洗掉旧的世家、豪强,建立新的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军功团体。”

  “理顺内部之后,再迅速出关平推天下。平推天下的过程中,要速度够快,尽可能的利用初期的发展优势,最终形成滚雪球一样的天下大势,直接利用庞大的军事实力,碾压其他诸侯。”

  听到这里,灵帝忍不住问道:“然后呢?”

  “然后,董贼拒绝了第二策,他说不至于,他说他和关东士人,其实仍然可以合作,他手里有关东士人最想要的官帽子,没必要上来就撕破脸,也没必要上来就和全天下的世家敌对。”

  听到这里,灵帝就缓缓的喘了口气。

  还好,这董卓就是个傻帽。

  直到此刻,竟然还觉得自己可以和关东士人合作,也不看看关东士人到底看不看得起你。

  至于卧龙的第二策,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灵帝稍微一想就觉得,还是有一定实现可能的。

  如今的关中之地、司隶之地,人口众多,底蕴深厚。如果董卓真的这么做了,那么他完全可以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整编出至少十万职业军队。

  以此为基础,就敢征召二十万羌人。到时候,三十万大军东出虎牢关,谁能挡得住?

  片刻后,赵忠继续诵读:“接着,卧龙就提出了第三策,卧龙说既然如此,那就稳一点,先经营关中之地,直接把司隶之地的人口,全部迁徙到关中。”

  “卧龙说,关中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天下有数的粮仓,如今不过是因为人口锐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所以才显得穷困疲敝。”

  “只要拿出大魄力迁徙司隶之地的人口到关中,然后努力种田数年时光,自然可以恢复当年的强秦之势。”

  “卧龙说,先和关东士人虚与委蛇,同时迁徙人口,充实关中,再派遣得力之人经营关中,兴修水利,以待时变。”

  “当关东士人集体起兵讨伐之时,便看准时机,放弃天子百官,前往关中之地,固守函谷关,称王建制,可自号秦王。而后,以关中为基,征召凉州羌人为扈从,待时而动。”

  你们要讨董?

  你们都是忠臣?

  那就把天子和百官让给伱们!

  获得了天子和百官的关东诸侯,真的愿意继续当大忠臣?

  大忠臣能有诸侯舒服?

  无论如何,关东诸侯都不可能继续团结一致的讨董。尤其是董卓此刻已经回到了关中,固守函谷关的前提下,更没人愿意讨伐董卓了。即使有曹操这种愿意继续讨伐董卓的,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最终,等待关东诸侯内战,再找寻机会,直接东出函谷关,效仿当年的秦朝。”

  “不过,董贼连这一策也没有采纳。”

  听到这里,灵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到灵帝开心的模样,赵忠也跟着一起笑,不一会儿宫殿之内就全是笑声。

  “这董贼,也不过如此了。”灵帝缓缓的道。

  赵忠也跟着附和起来:“是啊,董贼说着第三策还是太过凶险,明摆着是不信任士人,还说有些事儿可以做但是不能说,他觉得卧龙还是太年轻,聪明是聪明,但也就这样了。”

  “卧龙也感觉到了董卓似乎对他有意见,所以也就没有提出仕的事儿,然后董卓就离开了,可不久之后,李儒却再次返回,然后就看到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卧龙。”

  “李儒就问他,为何要收拾行李。”

  “卧龙说:我要是再不离开,未来就无法离开了。”

  “李儒想了想董卓的性格,也只能点头叹息一声,然后想要让卧龙临走之前,再帮个忙。”

  “最终,卧龙无奈之下,告诉李儒,他有一好友,姓黄名盛字子兴,乃是当世大贤,擅长农事。”

  “还说他这朋友善于大规模培养高产种子,已经发明了大量先进的农业器械,可以轻松的把亩产从一石提升到三石、四石。”

  “不过,他这好友淡泊名利,一般的方法也没法请他出山,唯一的执念就是编撰一部农业全书,可以尝试从这个方向请他朋友出山。”


  (https://www.02shuwu.cc/3100_3100454/7006666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