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特殊的钥匙
钟离权笑道:“对于家族、种群而言,生存优势就是善。不断为自己和后世人积累生存优势,让自己与后世人接下来少走弯路、歧路,少在原地打转——如此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积累优势,才能确保在物竞天择的世界里得以存续,长久承受造化的恩典,直至量变产生质变,达到更高层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吕洞宾笑道:“小小水珠朝一个位置持续滴落,可以凿穿顽石;愚公子子孙孙朝一个方向努力,不断积累成果,可以移掉大山。如果你我这样的人们,可以像愚公那样,从自己开始,子子孙孙不断为家族、国家乃至人类积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优势条件,千百年以后这个世界或许能成为乐园净土,后代们也必然会有更大能力,甚至可以把他们的领域拓展到星辰大海之间。”
翾楚说:“如果人的躯体不能有幸长生久视,百年到期时会崩散并且回到炁中流转变化,那么他只要他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业——例如参与了比个体生命更长久的事业,也就等于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实现长生。
钟离权笑道:“列祖列宗用基因造就我们,先民用德与言利益我们,用他们共同留下的伟大功业承载着我们,用一种无微不至、无法割裂的方式与我们同在。我们则应该延续他们的事业,争取让自己变得更强,让周围变得更美好。你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参与一场从远古延伸到未来的伟大事业,你是在参与建设一个美好的太平世界。”
吕洞宾笑道:“道,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翾楚说:“呃,这种话,我也知道……”
钟离权笑道:“道,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凝聚着东方智慧的思维方式。道对个人生命和心灵极其关注,对真实人生有积极的追求。”
道家的许多祖师,生活在青峰翠岩下,枯藤老树间、他们互斗机锋、棒喝交加,指天笑月,潇洒风流。他们认为出家的真正原因不是逃避尘世的喧扰,而是探求智慧的特有方式。
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中,完善了本土文化,孕育出大智大慧的中国道家。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洋溢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范和魅力,蕴涵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
翾楚笑道:“还是师爷说的好,西方人没有创造过这种智慧,道家智慧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迷人、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放射出哲理的光辉,照亮了许多人的人生之路。”
钟离权笑道:“道家祖师大彻大悟后,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肯定自我,热爱人生,注重创造。他们的灵魂自由、奔放、果决、豁达、充满自信。
他们不是晨钟暮鼓中身似枯木、心如古井的修行者,而是潇洒自在、超然物外的智者。青灯旁的死气沉沉,被寄情山水的生龙活虎所取代;枯坐守戒的寂寞,被神交天地的自由所取代。落拓不羁的潇洒风格令后人倾倒,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令后人拍案叫绝,而超然凌越的大智大慧,又让后人望尘莫及,赞叹不已。”
翾楚笑道:“道家智慧在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吕洞宾笑道:“道可以使人们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使人们把世俗的功名富贵看得淡些,再淡些;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洒脱些,再洒脱些。道是中国文化的杰作。如果没有道家,中国文化就会黯然失色。当你被人生的种种烦恼包围之时,读一点充满智慧的道家语言,可以帮助你进入一个无忧无虑的境界;你会变得旷达洒脱,活得自由自在。在利欲纷争的世欲人生注入了一股除去烦恼的清泉。道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其宗旨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而是要人们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挥人性的光明,扬弃狭隘和自私,培养智慧和爱心。道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人生的,更是理解人生的一把特殊的钥匙。”
翾楚说:“为什么古人总说,上善若水呢?”
钟离权笑道:“水为生命之源,善为人性之本,没有水的地方,哪怕再广阔,也是一片死寂,一片荒凉。同样,没有善的地方,哪怕再富有,也是一片冷漠,一片孤独。水至柔却无坚不摧,水至广却处下不争,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何妨水自流,拥有水的特指,故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翾楚说:“师父常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像大海一样大气,不自卑,不倨傲,心像海水一样温柔敦厚,不失纯真。气定神闲,稳如泰山,深沉如山,透彻如水。能够透过现象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不固执,不迷失,恬淡自省,俯仰无愧,得一份大自在,大欢喜。”
钟离权笑道:“中国有个传统礼节,拱手礼,又叫作揖,这是在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手抱拳于x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因为古人以左为敬,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道德经》中有“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我们道家人始终在坚持这种传统礼节,不是一种形式主义,而是觉得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互相恭敬的状态当中,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愉悦,我们就没有憎恨和嫉妒之心,没有不满的情绪。发自内心的愉悦,身体才健康,工作自然会很顺利愉快。一个人有了恭敬心,才会更守底线。”
钟离权笑道:“《吕祖心经》曾有言:“以恭敬心,治无理心。”当下社会出现很多无理甚至到极端的事情,正是因为恭敬心的丧失。道教敬天地神明,儒家教我们修敬,都是要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存恭敬心。没有道德底线的敬畏心,甚至没有了对生命起码的敬意,就会生出无理的现象和问题。”
(https://www.02shuwu.cc/2_2863/5188980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