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 第300章 联络员!!

第300章 联络员!!


“张沈飞同学,那么以你的专业眼光来看,咱们学生会这次迎新活动有什么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吗???”

    发问的是大四的一名的名为陈义知的学生会干部,也是这次迎新会的主心骨。

    学校招生办只是委托学生会帮忙迎新,但没有没有指定的负责人,大家便以要读大四,并且是学生会干部的陈义知为领导。

    燕京大学学生会最早可是追溯至1919年,后来炮火纷飞之后,燕京大学跟其他几个大学搬迁到南云省组成了联大,燕京大学没有了,燕京大学学生会也就不复存在。

    建国之后1954年,,燕京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成立了新的学生会,也算是新的起点。

    这年代的学生会还没有GL主义横行,更没有美玉学姐那样的人物,大部分学生会成员都是真心实意的在为学校,为同学们工作。

    张沈飞早就等着有人问自己听到陈义知的话便立刻说道:

    “我是个在职大学生,以前没有读过高中,更没有进过大学的校门,不明白迎新工作应该是什么样的。

    但是以我在以前工作中的眼光,还有大一新生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咱们还是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就比如说第一点,咱们燕京大学是全国最高等的学府,这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远一些的甚至东广省,关外的同学都有……

    他们千里迢迢坐着几天几夜的火车来到四九城。

    大夏天的,下了火车之后有没有一杯凉白开喝?有没有几张座椅供他们休息?

    如果是身体素质不太好的男同学或者是女同学的话,

    有没有人帮他们提一把行李?或者搭把手什么的?这些都是能够体现咱们燕京大学人文关怀的小细节。”

    张沈飞的话很快吸引过来其他的迎新会学生们,大家都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频频点头。

    “张同学说的对,这大夏天热的人恨不得脱层皮。如果到了车站能喝上一杯凉开水白开甚至是北冰洋,那真是从嘴里甜到了心里。”

    “有凉白开不错了,还北冰洋?美得你!!!”

    “咱们确实应该带几把凳子,毕竟咱们是攒够一批新生才带着往学校回,有时候要让新生们在广火车站广场等一上午,就那么站着着实不合适。”

    “张同学到底是在社会上工作过的人,阅历确实比我们多,思考的也比我们周全。”

    “看来大家都同意张沈飞同学的建议,都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依然如此,稍后咱们就可以安排上。”陈义知点点头,再次看向张沈飞,“张沈飞同学,你还有其他的提议吗?”

    张沈飞接着说道:“还有就是我刚才了解到咱们的迎新工作就是把新生从车站接到学校门口,然后就结束了。

    但是咱们燕京大学的校园这么大,新生入了学校没有人指路的话,难免就要两眼一抹黑。

    不瞒大家,我今天上午来报到的时候,问了六七个人,最后才找到招生处的所在。”

    而且我当时有家长在,又有自行车骑着,还足足走了一刻钟。要是没有交通工具的同学,只怕得半個小时。

    再加上问路,走路,大夏天的着实也麻烦。请问大家,这种情况又该要怎么解决呢?”

    怎么解决?众人蹙眉思索。

    “难不成还要让我们专门配备人员把他们领到招生处吗?”

    “报到的学生少的话,送他们一趟倒还行,但是如果到了报到高峰期,咱们哪有那么多人手呢?”

    “咱们招生处的人现在都是大二,大三的志愿者,加上我们学生会的,一共也就二十多个人,确实没有那么多人手送他们去招生处。”陈义知也说道。

    看来张沈飞同学这个提议是不能被采纳了。

    陈义知在心中斟酌着,怎么用婉转的说法说出来,才能不打消张沈飞同学的积极性,谁料张沈飞却是说道:

    “搞不出这么的人手没所谓,大家可以发散性思维呀。

    我昨天注意到,从咱们学校的大门到招生办公室一共需要走七个路口六次转弯。

    咱们可以在这些路口和转弯处贴上指示标语,比如此路口直走,左转,右转……

    迎新的时候告诉那些新生让他们按照指示语走,就可以顺利到达招生办。”

    这样一来,既能不消耗过多的人工,又能解决大一新生找不着路的问题。

    张沈飞一番话,便让众人茅塞顿开。

    接下来张沈飞又告诉大家,还可以准备一些各个院系的资料,让那些新生在开学之前就了解到自己所在的院系的大概情况。

    “比如有哪些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科目,哪个专业的教授都有谁,或者需要什么学习资料,什么知识点,以后工作的前景……”

    这个年代可没有网络,  WiFi,人们获得认知外信息的路径很是匮乏。

    虽然那些学生们依靠努力学习都考上了大名鼎鼎的燕京大学,但是对学校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对自己以后要待的院系和专业了解也不多。

    如果是调剂后的专业,甚至连自己所在的院系是干什么的都不一定知道。

    张沈飞所说的方法,确实是让他们快速了解自己接下来要待四年的院系的方法。

    那些大二,大三的学生们想起自己刚进校门的时候,对一切懵懂,一无所知的样子,不由得都觉得张沈飞的建议非常合理。

    几个建议下来,张沈飞俨然已经成为迎新处的主心骨。

    陈义知更是拉着他,言辞诚恳的说道:“张沈飞同学,你说的这些建议实在是太有用了。

    这三个方法咱们都要采用,明天大家就要去火车站接新生了,要不你给同学们分一下工吧。”

    迎新条幅的制作,再加上刚张沈飞刚才说的准备凉白开,路标和院系资料总共有四个大类需要准备。

    没有个人统筹安排的话,大家一窝蜂的想干什么干什么,显然是不行。

    “我来分配工作吗??这不太好吧。我只是大一新生,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前辈。”张沈飞假模假式地说道。

    “别这么说,大家今天既然站在这里,就都是为大一的新生们服务的。

    谁有能力谁就上,咱们可不搞论资排辈那一套。”陈义知说道。

    Ok,既然这么说,那我就上吧。

    张沈飞立刻就开始安排上:“在座的各位学长学姐们,有谁跟学校后勤处和食堂的职工关系比较好吗?”

    有两个女生,一个男生举起手。

    “那就麻烦您三位去借几个烧水的炉子和大茶壶,还有茶杯什么的。

    等到了火车站,您三位负责烧茶和倒茶。也要确保炉子和茶壶,茶杯的安全,完整性。”

    早几年四九城一直有喝生水的习惯,一直到一九五四年,五五年左右,国家提倡讲究卫生,大家才开始烧开水,凉凉白开喝。

    虽然现在是夏天,但为了干净卫生,还是要弄凉白开。

    “搬运行李这个活儿没有什么技术性,但是需要下苦力。

    所以得找几个身强力壮的同学,辛苦你们帮忙才行。”张沈飞说着,便指了几个又高又壮的男同学。

    这几个人也没有墨迹,立刻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那么最后就是做条幅和院系资料了,这两项工作都需要写写画画,所以需要字写的漂亮的学长学姐才能胜任……

    做好的路标直接贴在合适的位置就好,至于院系资料可以让去车站迎新的同学带着。”

    很快张沈飞就将众人安排妥当。

    “大家按照刚才安排的工作,分为三个小组直接开始了就好,我就负责统筹和各个小组之间的协调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给各个小组的同学们跑腿的。”张沈飞笑了笑。

    大家各司其职,很快开始忙活起来。

    看着忙碌的众人,

    张沈飞忍不住感慨这个年代的人到底是朴实的多。

    要是放在后世,自己一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想要指使大二和大三的老生们,简直是痴人说梦。

    大家都在忙,张沈飞自然也不会光明正大的偷懒。

    他拿出笔记本将各个小组的组长信息给记录了下来,包括姓名,院系和居住在哪个宿舍等等。

    这样方便在接下来几天的迎新工作中随时找到对方,有问题随时沟通不拖沓。

    下午四点多,

    招生办的老师过来视察工作,看到大家做着一些之前从没做过的事情,不由得好奇追问。

    陈义知将张沈飞的安排大概讲了一遍,老师听完,忍不住赞同的点头:

    “张沈飞同学的工作能力确实不凡,有你在,相信咱们学校今年的迎新工作一定能够办得更好。”

    张沈飞抓了抓后脑勺的短发,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哪里,哪里,我只是根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跟学长,学姐们提了几个建议。

    学长,学姐们一颗心扑在迎新工作上,觉得这些建议不错,立刻就采纳了。

    看到咱们学校的学长,学姐们都对我们大一新生抱着这么大的善意和热情,我一个刚加入燕京大学大家庭的大一新生,心中感觉暖暖的。”

    张沈飞好听话说的一套一套的,

    把自己放在了大一新生的位置上,表达着对学长和学姐的感激之情,也将功劳推出去,放在了大家的身上。

    迎新处众人一听,不由得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最后,

    张沈飞又话锋一转告诉老师,经过大家的推举,他已经是这次迎新工作的联络员。

    接下来招生处的老师有什么工作,需要跟迎新学生会这边对接,都可以随时跟自己联系。

    那老师听完,不由得看了他跟陈义知两眼。

    到底是在职学生,在社会上混过几年的,跟这些没有出社会的学生混在一起,简直是轻松拿捏。

    这才刚到迎新工作处就成了这里的主心骨,陈义知这个原本的主心骨反倒成了他的副手……

    等这位老师回到招生办,

    燕京大学迎新处来了一个很有能力的大一新生的事情,立刻就传遍了整个学校。

    一下午的工作忙完,已经是下午六点多。

    张沈飞跟着陈义知几人去校外国营饭店吃了顿便饭。

    每人两个二和面馒头,一碟咸菜,一碗粥。

    张沈飞忍不住感叹,幸亏学校食堂明天就开始做饭,要是天天在外面这么吃,兜里的钱受得了,粮票也受不了。

    回到学校之后,陈义知便提议带着张沈飞去公共澡堂洗澡。

    轧钢厂之前也有公共澡堂,但是张沈飞因为家里有锅浴,从来都不去挤。

    偶尔出门洗澡,也都是在公私合营之前,去过几趟清华园。

    这会儿跟着陈义知到了学校的公共澡堂之后,他忍不住便私下观察着。

    燕京大学虽然是全国最知名的大学,但是公共澡堂很是简朴。

    两间大屋,外面那一间是换衣服的,里面那间是洗澡的。

    顺着墙安着三排莲蓬头,中间的位置还修建着一个大的水泥浴池。

    因为还没有正式开学,澡堂里很是空旷。

    张沈飞和陈义知几人脱完衣服之后,进了里屋,找了个顺眼的莲蓬头开始洗漱。

    虽说这年代四九城人冬天不怎么洗澡,一个月不洗澡也是常事儿。

    但夏天还是天天冲澡的,大家昨天洗过一次了,多身上没有什么灰,也不需要搓灰。

    几人只是简单的冲洗,打过肥皂之后便又各自回到寝室睡觉。

    接下来的几天,

    大家每天都是按时到迎新会办公室报到之后,按照张沈飞的安排,去车站的同学出发去迎接新生,搬运行李,其他的人则是在学校里写写画画。

    张沈飞每天中午休息时间,都会去钟亭那里找老头儿大战,每次他赢,老头儿输。

    因为有张沈飞出的这几个主意在,今年的燕京大学迎新工作举办的格外顺利。

    在车站迎到新生之后,大家递水的递水,帮忙搬行李的搬行李。

    还有同学主动询问新同学是哪个院系的,为他递上院系资料。充分让新同学感受到学校的人性化关怀。

    很快时间就到了八月三十一号,也是迎新工作的最后一天和本地学校报道的日子。

    一大早,

    张沈飞和几个同学就在校门口搭了个凉棚。

    桌子上放着凉白开和各个院系资料,在校门口等待着迎接本地大一新生。

    棚子刚搭好,所有东西刚摆在桌子上,便听到一道甜美的声音传来:

    “张沈飞??”

    张沈飞扭头过去:“娄晓娥??你考上的也是燕京大学???”

    娄晓娥调皮地看着他:“对啊,我之前在报纸上公布的大学生录取名单上看到伱的名字,还以为是同名的呢。

    没想到你居然真的也在这个学校,那么以后,咱们就是同学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huwu.cc/2436_2436490/111108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