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 第 145 章

第 145 章


【“纵观明朝二百多年,真正称得上政治家的寥寥无几,而张居正是大明王朝最出[se]的政治家。”

  “当然,彼时还年轻的张居正一开始是还没有想过要变法,但是这时候他已经为那个充满痛苦的世道而动容。”

  “那时候还年轻的时候张居出门游历,在游历的时候他就慢慢开始发现了各种社会问题,他在《荆州府题名记》说:“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而这一切使他未来从政道路坚定了理想。”

  李一摇头道:“其实明朝到万历登基时,已经立国两百年了,按照王朝周期[xing]来说,这几乎已经是一个王朝的末期了,大明能再延续多久谁也不知道,而彼时的世道如何呢?

  政治腐败、边防松弛,民穷财竭,可以说大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局面了。

  也就是说,这时候只要随便来个天灾,大明可能就撑不下那种,而天灾往往伴随着人祸,或者说是起义。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大明居然能迎来张居正,也着实不可思议,这改变了大明的国运。”

  “当时的张居正也洞彻了这些,他指出那个时期社会存在五大积弊,也就是宗室骄恣、庶官瘝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匮。”

  “就是说当时吏治的腐败,官员朋党成群,而朝中大臣趋炎附势谄媚成风,互为倾轧,党争[ri]烈。

  地方官员则毫无为民之心,他们贪墨公款,无补时政,而土豪劣绅与[ri]俱增。

  在这样的世道下导致土地兼并情况相当严重,尤其是王公贵族、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

  当时有歌谣是这么唱的:

  “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

  “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

  是不是很可悲,而这就是那个世道,一个土地兼并,流民失所的世道。

  在这样的社会下,朝廷的税收[ri]益减少,但支出却与[ri]俱增,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朝廷的财政危机逐渐加重。

  还有就是军费问题,当时大明的军费支出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在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汗进[bi]北京,政府因添兵设饷,而导致军费大增。

  而据说当时的现银只够3个月的开支,京仓存粮也只够支在京的官军月粮的两年余,这意味着这个时候明朝的财政已经拮据到濒临崩溃的地步。

  彼时北方蒙古、女真时常入寇边塞,而南方局部[sao]乱时作,中原黄河屡次决[kou],动辄漂县数十......可以说,大明是在慢[xing]死亡了。”

  “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意识到问题是一回事,如何解决,有没有魄力解决是另一回事。

  而绝多数人都无能为力,也没有那个决心去改变,只是麻木的、随[bo]逐流的等待毁灭的那一天到来。

  可这个时

  候的大明遇上了张居正,他告诉所有人,他有这个决心。”

  “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就辅佐皇帝进行了十年改革,这是一场大明前所未有的风暴,涉及到所有人,张居正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万历新政,也就是张居正改革。”

  “改革之初他就决心先整顿吏治,这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整个变法革新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

  张居正认为“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明确把“核吏治”当作“安民”“治理”的前提。

  他一开始就围绕“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等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整顿,以振举“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的颓风。

  在当时,唯有加强集权,重诏令,振纪纲,方能“张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这样革新法令才能畅行无阻。

  变法最怕就是下面的人不按照规定的措施来,而张居正显然是抓住了这个核心。

  为了建立有效的考核考绩制度,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创设并颁行考成法。

  考成法核心就是制定严格的时间计划表,规定官员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要做到什么程度达标,而且完不成或者干不好就被辞退。

  很严厉但是很有效。

  考成法可以说加强了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

  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变法的中枢。

  同时又促使官员百事惟谨,政风大变,行政效率提高,地方官皆按期定税,缓解了最吃紧的财政困难,毕竟有钱才能办更多的事情。”

  “当然,考成法无疑是好用的,但是这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接受的。

  改革之初,也就是推行“考成法”时张居正就遇到阻力,但他很聪明的搬出太祖朱元璋《大明会典》,以“祖宗成法”来推动新政。”】

  朱元璋眼睛一点点亮了他摸着下巴,喃喃道:“这个考成法,听起来可真不错的样子。”

  其他人:……他们觉得不太行。

  【“经过改革,明朝政府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史书上对此的形容是:"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

  李世民想了想,“参考一下还是不错的。”大家情况不一样,倒也不必看见个好政策就拿来用,不过还是可以适当参考别人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的,自己用不上,万一子孙用上了呢。

  【“在军事上,他与蒙古人达成和议,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方,使北方无外患之忧,内地稳定。”

  “当时他推行边防新政的指导方针——外示羁縻、内修守备。

  所谓“内修守备”就是重点是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为此他便相

  继起用在东南抗倭立大功的谭纶、戚继光、王祟古、方逢时、李成梁等著名边将,主持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和辽东边务。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张居正奏请明穆宗赋予边将更多主动权,赋予将领们“专断”的权力。

  而在积极[cao]练兵马、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又大力加固增设城防,修筑明长城,提高大明的军事实力。”

  ““外示羁糜”就是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并积极加强友好往来,毕竟大明的情况不好,实在不适合打仗,所以他选择议和为主。

  可以说,在张居正执政以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永乐帝面[se]平静,他心里是叹息的,和谈永远是一时的,还是要把豺狼打怕才行,但是他也明白,那个时候是没办法打了。

  好在不是屈辱求和,他也能接受。

  【“而后张居正开始清查土地,增加税收。

  他实行了一条鞭法,把租赋,徭役,杂税折合成银两收税,实行货币银本位制。可以说,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

  “在当时,由于土地兼并、隐漏,人[kou]逃亡流失,户田二籍混乱失真,朝廷控制的田亩、人丁[ri]益短缩,财源祜竭。

  由此,张居正才推行一条鞭法,即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赋税相对均平。

  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

  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还有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桩桩件件,可以说真的有为百姓考虑。”

  “除此之外,他还决定修缮水利,因为江南南粮北运,以漕运为便。

  但由于正统以后,黄河屡屡溃决,给漕运带来了很大困难。

  隆庆、万历之际,由于黄河溃决,运道堵塞,虽然曾经恢复过海运,但以失败告终。

  于是为了疏浚入海河道,张居正采纳了潘季训的意见,用一年半时间,修筑黄河到淮河的堤坝,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得多年的弃地复变为良田。

  潘季训的治河办法,对其后数百年都具有深刻影响。”

  “就这样,在张居正的积极变法下,当时国库积银达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可以说是做到了国富民丰。

  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更是一个长足的进步。”】

  张居正不由自主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这就是他最后的收获吗?

  国富民丰。他为这个词而欢欣鼓舞,他愿意继续为此而努

  力,做得更好。

  【“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朝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也使得本来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但与此同时,改革触动了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ri]张居正病逝,皇帝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

  “这本该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可就在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万历命潘致仕。

  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

  有人问,人已经死了还能怎么失宠。

  当然可以,但是言官把矛头指向张居正。

  万历于是下令将张居正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而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后皇帝在舆论的压力下才中止进一步的迫害。”

  “看,死人才没办法做什么,活人是可以尽情的报复的,所以死人也可以失宠啊。”】

  张居正不露声[se],让人看不出来心情。

  其他朝臣却都神[se]各异,这可是关乎到接下来的朝廷局势,说不得就有大变了。

  【“经过十年改革,大明实现了短暂中兴局面。

  张居正用高压手段,自上而下实行改革,是自商鞅变法以后,又一次成功的改革,影响深远,这也就是为什么张居正被誉为明朝第一政治家。”

  “至于人死政消什么的,唉,想开点就一切都是浮云。”】

  张居正脸皮一[chou],这恐怕很难看开吧。

  商鞅不由看了眼大王,他因为不会人死政消吧?!


  (https://www.02shuwu.cc/2405_2405468/111110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