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匠营

第三百五十三章 匠营


  同日,刘釜以暂领南中军政之事的平南将军身份,亲自出面参与了匠营司于滇池城内的落地仪式。

  匠营乃是刘釜结合南中军事民事发展实际,在原安夷匠作坊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产物。

  早在岁初的时候,刘釜即打算增设司门,以作专门运作。在成功夺下滇池后,他除了让泠苞负责屯田外,另有开垦匠营之所。

  直到今日,南中多郡地之匠工才集中迁入。

  因事关重大,刘釜暂自领主缘之职,以当前肩负益州郡郡丞的许汲为副手,在料理郡中之事的同时,帮之料理匠营运行之事。

  于匠营之内,其中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军匠,专门督造盔甲、刀剑、并行研究攻城器械,以军事用途之匠工。此中匠工,亦是保密最为严苛之辈。

  另一部分,则为官匠,是以为专职于官寺之官匠。如当下之铸币、包括勋牌制造之事,属于官匠需做之事。

  第三部分是专门用于农事之普通匠工,则属于登记在册,并为官寺安排,建造农具、水利之器的匠人。

  前两者,因有严格约束,是以为官寺之为匠籍,其不许长于农事,官寺于之有众多补助。同时,对于匠工的家庭有严格要求,自要考察其之家世,或有不法之事者,且需严格保密。

  拥有匠籍者,在享受官寺优良补贴,衣食无忧之下,若想脱离匠籍,按照负责之事重要程度,需要提前数年进行申请,且在脱离匠籍之后,另不得离开原籍,且一直遵守保密规定。

  刘釜深知技术发展之重要性和保密性,尤其他在匠营完善后,或以后世一些军械等先进技术,以指导匠工制作时,以增强己方军械性能,更需注重保密。毕竟,技艺者,亦为利器也!

  若是于敌方泄露机密,被用于自己,那才是大坏事!

  而上之于三者分类,有借鉴明之匠籍制度。

  但对于匠籍者,刘釜倒没有像唐之于“番匠”和宋之于“当行”,包括明之于“匠户”那般,以世代袭之。

  在之看来,于匠工之家,当有个人选择之权。而以官寺之于匠工之优渥,想来者,自会来尔,便是技艺超群者,更能得俸禄奖赏,又何愁优良之大匠,不聚于麾下?

  当然,此中之匠工制,为聚天下匠工,以为暂时之策,随着后续之发展,自会做出符合实际之改变。

  且结合三方实际,匠营之所在,也分外三个不同区域。军匠营建址处于滇池城东北谷底之中,此地连接南中多地道路通顺,便于各种铁、铜材料之运输,更利于安全保卫,匠户安家之用。

  官匠营居于旁侧,专为铸币等多方官方之事,亦有大片田亩,共匠户使用。

  民匠营则是直接在滇池城西南不远,以做农械研究、修建、修理之用。此中对于匠人没有过多要求,便是家庭可处于不同乡亭,其可自有经营,而于官寺之间,处于一种半义务半雇工之形式。

  在匠营成立五日后,也就是六月初六清晨。

  刘釜率部,于许汲陪同下,先往军匠营视察。

  当下军匠营之在籍者,共计三名大匠,二十二名中匠,以及六十七名普匠。大匠者,是以为技艺厉害之辈,更于打造诸事中,开创独特办法,以为有功之人。而中匠者,能行以单独铸造某种器物。普匠多是为学徒,以为匠营的储备人才。

  当刘釜来到军匠营的时候,所有匠工在本地驻守将领杜成的相召下,全部于匠所外进行等候。

  当来到军匠营外围,首先映入眼帘的,乃是成片之农田屋舍,此为匠工之家也。另于道路一畔,还有专门之庠序,以作匠工家庭子弟蒙学之用。

  即是之前,为将军府所召而来此的匠户,在看了此地之条件后,加入者,无一人离开。

  一直往里,能看到有兵士用以瞭望之角楼,是以为军匠营之第一关卡,防范敌方斥候之探查。当下南中军匠营尚不出名,但于将来,若是其中之器件,应用于战场之上,谁又能保证不会引来旁人之窥视?

  在连续通过两道关卡之后,终于到达了兵器之建造核心区域。可见之此地,多有烟火升起,以为锻造铁器等物件之用。

  而在往前的空地上,有上百人正聚集于一起。

  时下正是阴日,天色亦不炎热,能看之在交谈,以为讨论锻造之法,其中两个老者,正因争论而面红脖子粗。

  “将军来了!”

  有人口呼一声,很快所有人皆将目光望向了边缘的大道上。

  刘釜今日未穿袍甲,以儒袍示人,便是于马上奔驰间,也很清爽。

  待纵马临近后,他先数丈停下,然后快速走向匠工前侧的几人。

  其一者,正是刘釜当年为安夷长时,即于交州请来的大匠蒲涟。

  蒲涟年有五旬,本为蜀地人,出自工匠世家,二十多年前,方移居交州。当日以左栋开辟粮道,通行交州,为请蒲涟一家入南中,有不少运气成分,其中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也幸而有士燮之同意,否则当日,便是蒲涟愿意入南中,士氏也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在交州大有名气的匠人。

  先前赠予军将之刀剑,正是蒲涟所造。

  而在面见蒲涟后,刘釜当即不以位尊,当即见礼道:“蒲公,身体安否?”

  蒲涟面色慈和,与方才的形象大相径庭,笑道:“劳将军挂念,老朽这些年来身体健康,将军于老朽之家眷救赎,老朽一直想携自当面感谢,可叹未寻机会,今次老朽当以谢之!阿元还不快来拜见将军!”

  蒲涟所说照料之事,同当年其选择接受刘釜邀请入南中有很大关系。而此事与其独子蒲元更是息息相关。

  蒲元乃是蒲涟老来得子,年不过弱冠,六年前,方十四岁的蒲元因路见不平,打伤当时的郁林郡功曹掾薛辛之子,导致其身体瘫痪。便是身为大匠子弟,加上薛氏为郁林本地大族,同士氏交好,亦难免责罚,薛氏更是想之以死赎罪。当时的左栋念及刘釜言之匠工诸事,遂几经周折,借刘釜之名,亲于士氏商讨,和薛氏周旋,花费巨款,才助蒲元免了死罪。

  从此处讲,刘釜正是蒲元救命恩人。

  蒲元长得不算高大,却是黝黑壮硕,由人群中走出后,当即拜倒:“蒲元谢将军当年救命之恩!”


  (https://www.02shuwu.cc/1956_1956324/6832125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