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定功风波
第1271章 定功风波
火落赤兄弟这场失败对他们而言几乎可以用遭到“毁灭性打击”来形容,高务实得到的军报是李如松、脱脱、伊勒都齐三部是役“斩首七千,生俘近两万,得上马一万六千,挽马约其半,而牛羊弓矢无算”。
“无算”只是个习惯性说法,意思就是多到一时清点不出来,为了报告喜讯,先把大致结果上报再说,后续会有巡按御史或者监军御史(通常由巡按兼任,偶尔另行任命)等人对这些数据做详细清查。
清查之中最难的是首级,需要一个个仔细分辨是否杀良冒功或者伪造。当然,蒙古人的首级相对来说比较好认,因为他们与大明人士的发式不同,杀良冒功的人头可以从头发的走向、头皮颜色等各个方面来审视,总之都有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检查手段。
正因为如此,朝廷平定内乱的时候,杀良冒功的情况通常比较多,而对蒙古人作战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少见多了。原历史上李成梁开始杀良冒功的时候,之所以一下子就被发现,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本次庄浪卫之战可谓战果喜人,不过其中最为闪耀的则是李如松阵斩著力兔。原历史上的著力兔也曾率兵入援哱拜反明,攻入镇北堡、李刚堡等处,后被李如松、麻贵等击败,经贺兰山,退出塞外。
这一次,著力兔却没有那么幸运,甚至把脑袋都送给了李如松。
如此喜事,意味着西北大局已定,损失惨重的火落赤即便能收服著力兔余众,也再无力控制松山、西宁等地,河西走廊的防卫压力旋即一轻,朝廷只要继续派兵“武装游行”一番,便大概率可以收复这些地方了。
回军半道中的高务实也松了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下来。战事既然基本结束,魏学曾就只需要好好整理内部,确保同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就好,那当然也简单多了。
说起来,高务实也是对魏学曾的军事指挥能力不那么看好。原历史上的平定哱拜之乱大半都是他指挥的,其实从指挥的角度来说,虽不出彩,但也没有很大的漏洞,只是他有些优柔寡断,对强打还是逼降犹犹豫豫,最后拖了好几个月还没出成效,结果就把一而再、再而三给他放权的朱翊钧惹毛了,撸了官职逮捕回京问罪。
而魏学曾被抓一个月后,宁夏之战即告平定——用的还是他之前的主意。按理说这可以证明不是他的战略不行,是火候的确就差那么点,但朱翊钧余怒未消,在诏书中给他定性:“功魁实罪首也”,可见恨意之重。
朱翊钧的性格前文曾有分析,他用人的特点就是选定一个人,极力放权,确保你想要的一切都得到满足,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权给权,所以魏学曾一开始表现不好的时候,朱翊钧也是直接撤了几个跟他不对付的官员,又赐了尚方剑确保权威。
但朱翊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如果到了这个程度你还不能有所表现,那他的态度就会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认为你就是个废物,是罪魁祸首,非要整得你身败名裂不可——魏学曾是如此,早前的张居正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其实都跟朱翊钧的性格有关。
然而事实上,魏学曾任事勤劳,后来获得成功的灌城招降的计策,本也是他的建议。等到奏捷时,朱翊钧召见时任大学士赵志皋、张位,二人都极力为魏学曾辩解,兵部尚书石星等朝臣也多称魏学曾无罪。
乃至于此前曾经上疏弹劾魏学曾的监军御史梅国桢也上疏说:“魏学曾应变稍慢,臣请求责备诸将是要振奋士气,而逮捕魏学曾的命令,发自臣的上疏,臣深感悔恨。魏学曾不获昭雪,臣将受到万世的讥刺。”
文官如此,武将呢?李如松这个耿直的辽东汉子直截了当地说:“魏学曾被捕时,三军将士泪如雨下。”
甚至接替魏学曾三边总督的叶梦熊也将功劳归于魏学曾。朱翊钧开始都不肯听,直到后来才恢复魏学曾的官职。
总而言之,魏学曾水平还是有的,就是应变不那么快,做决定有些犹豫,这可能有些像三国时期的陈宫,所谓“陈宫有智迟”是也。
高务实之所以有些担忧,也在于这个“迟”字,他就是生怕魏学曾拖拖拉拉拿不定主意,虽然自己帮他把最难的宁夏主战场搞定了,可就怕到时候明明只剩个庄浪卫,他还一下子想强攻、一下子想招降,那就坏菜了。因为朝廷现在的关键不在于打不赢,而在于没钱,拖不起。
现在好了,李如松这家伙初生牛犊不怕虎,上去玩了个乱拳打死老师傅,也算是一力破十会。这么一来,直接把庄浪卫的事情搞定不说,甚至连松山、西宁的问题也跟着解决了,简直完美。
不过,高务实没有料到的是,他觉得完美的一场仗,传到朝廷之后居然惹出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来。
打胜仗居然还能闹出风波?什么风波?
这风波就是论功。
李如松本人的功劳是没得跑的,这一点不论哪方都没有异议。心学派肯定力推他是此战武将第一功,但实学派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怎么提意见呢?总不好把首功算到脱脱和伊勒都齐身上去吧?
就算他俩是高务实派出去的人,也很可能只听高务实的指挥,但这两位毕竟是蒙古人,而且不是归化(指投身大明)蒙古人。因此如果把首功算到他俩头上,那大明天朝的面子往哪摆?
武将第一功轻易可断,但文官第一功就出了大问题了。
京中的实学派高层内部都起了争执,有人认为:不管是李如松还是脱脱、伊勒都齐,都是高务实自卸“提督西北军务”之前所指派的,他们当时所受的命令都是由高务实下达,因此打胜此仗的功劳当然应该算到高务实头上,不能因为战事发生的时候他已经宣布卸任几日就把这么大一笔功劳给抹杀了。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朝廷自有法度,你在任的时候打了胜战,功劳当然归你,但卸任就是卸任,不能因为你卸任之前做过什么指派而这个指派获得成功,朝廷就把这功劳也算给你。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继任者可能也同样认可这个指派,否则的话,为什么他没有撤销这道命令呢?而此时魏学曾才是真正的指挥者,你高务实这个前任如何能够贪他的功呢?
两方虽然都是在讲道理,但实际上肯定各有各的立场。站在高务实这边的官员,不用说肯定都是他的支持者,但站在魏学曾一边的官员,却就未必是魏学曾的支持者,这里头有不少人实际上是支持许国的。
支持许国和支持魏学曾有关系吗?看起来没有,但转个弯就有了——许国和高务实实际上是实学派现在的两面旗帜,许国是朝廷次辅,名义上实学派的第一人,也就是所谓的党魁。
然而他这个党魁位置很不牢靠,因为高务实的特殊身份,实学派内部其实只有高务实可以算是获得了三代首辅的政治遗产。再加上他和朱翊钧的关系,以及自己曾经立下的功劳,所以更多的人私底下还是把他当做实学派的真正党魁——哪怕他从年龄上来说实在过于年轻了一些。
因为这些原因,实学派内部现在有些拧巴。一些人认为高务实无论文武,都是“党魁”的不二人选;另一些人虽然也不反对这一点,但却认为高务实不必“如此着急”,大可以等许国去职之后再补上,反正他还年轻得很,根本不缺这点时间。
你才二十多岁啊,就非得急于入阁主政了吗?再夯实一下基础,稳稳当当继任不好吗?至少外界的闲话也少一些吧?
毕竟,是高党属于实学派,而不是实学派属于高党,你不能本末倒置。
实学派内部争执不下,而外部的争执就更加五花八门了。
中立派一边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次的功劳应该算给高务实,但他们心底里的理由是,大明太需要一位全方位顶尖的文官重臣,来将文官的地位推向最高峰了。如今看来,最有希望达成这一点的就是高务实,他不仅家世过硬,功劳过硬,关键是跟皇帝的关系也过硬。
这最后一点为什么反而特别重要?因为只有满足了这一点,才能确保肯定不会出现又一个王振、刘瑾——这俩人区区一个太监,居然能压着满朝文武,靠的还不都是皇帝的宠信么?
而一旦顶级文官也有这样的圣眷,那很显然太监们就没有指望了,只能被文官压得如同草芥一般——这是符合文官政治的走向的,也就是符合文官集团利益的。
至于另一派,当然是认为功劳应该给魏学曾。他们的理由则正好相反,认为不应该出现一位过于强势的顶级文官,哪怕这位文官可以强力压制宦官势力也不行。
这就很奇怪了,毕竟刚才说过,强势的顶级文官可以确保文官集团的利益达到巅峰,他们自己也是文官,为什么会不同意?
道理很简单,这些官员的政治立场都是倾向于保守的,而高务实显然是个一点都不保守的改革派,甚至在他们看来,高务实就是个彻底的激进派。
什么军工私营,什么驿站改革,什么重工重商,哪一条不是“背弃祖制”?
是,你搞这些的时候说得都很好听,全被你扯成不是背弃祖制,甚至还是继承了祖制的“精神”,但大家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你这些歪理邪说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难道咱们看不出来?
不是看不出来,只是反对不了罢了!毕竟当时的内阁被你们实学派控制着,而皇帝又只听你高务实的话!
这些官员们的眼睛都是会过滤的,他们不会看见军工私营之后大明朝军备逐渐夯实、气象日新;他们不会看到驿站改革之后朝廷的效率大幅提高、费用大省;他们不会看到重工重商之后大明百姓更加富裕、物资流通更加迅速……
在他们眼里,军工私营导致“国之重器握于私人”,而且原先各地衙门本可以“卖垃圾换钱”的机会也没了,相当于各地小金库缩水。
在他们眼里,驿站改革导致他们出行不便,不仅不能像过去一样大大咧咧享受驿站招待,甚至给他们送钱,反而稍有超标就会被上任当地衙门拒绝报销,乃至于被巡按御史弹劾伺候(注:前文有述,因为巡按要查账,不查或者漏查就会被户部下派给巡按的“会计团”上报户部,导致巡按本人被问责)。
在他们眼里,重工重商导致工场主、商人的社会地位再次得到提升,相应的就算是拉低了文人士子的社会地位,让文人士子出身的他们心里很是不爽。当然,同时他们也嫉妒这些人的财富——凭什么我头悬梁锥刺股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又经过重重磨难一般的那么多次考试,结果居然还没有你个开工场的暴发户有钱?
因为这种种原因,他们当然反对把功劳算在高务实头上。
除了实学派、中立派之外,当然还少不了心学派。心学派方面的反应就很一致了:他们坚持认为这个功劳当然应该算在魏学曾头上,绝对跟高务实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心学派给出的公开理由,和实学派内部“挺魏派”如出一辙,当然这只是官话,实际上他们的道理很简单:你高务实的功劳不能再大了!
现在高务实还没入阁呢,在实学派内部都能反过来压制身为次辅的许国了,再让你继续立功、养望,这将来一旦入阁,哪怕只是个吊车尾的群辅,你说不定都要反过来压得首辅开不了口,那还得了?
这种情况又不是没有征兆,当初高拱回朝,明明是个次辅,却让李春芳那个首辅做得黯然无光,以至于天下人但凡听到“内阁”二字,第一个甚至唯一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高拱,何曾有他李石麓什么事?
这种情况断然不能再发生了——废话,现任首辅就是他们心学派的人呐,这种事怎么能忍?
凯旋归来的高务实,就是在这种风波中回到了京师。
——
感谢书友“Apodes”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Apodes”的月票支持,谢谢!
(https://www.02shuwu.cc/1916_1916108/1172681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