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重视
第三百三十八章书记的重视和赏识
和其它的事不同,因为自己的规划得不到认同,盛正感觉比较挫败,对一个地方的主官来说,他对辖区未来规划,其实就是未来的施政纲要,这是他任期内关键中的关键。
要是在其它地方,他以堂堂副县长之尊,完全没必要去理会一个小小的副镇长的意见,但是在五里坳这个特殊的地方,别说是他,就是县%委书记,也要顾忌黄承忠这个副镇长的意见。
也许,等到嘉盛工业园的产值,只占镇里GDP一小部分的时候,那时黄承忠的意见,就没那么重要,可是,那可能吗?有多少投资商能相中这个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物产又并不丰富的小镇?
何况,嘉盛到现在,还是在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即便受非典的影响,到四月底,已经实现了2.5个亿的产值,上半年铁定超过3亿,全年实现6个亿的产值,绝对不成问题!
要想让嘉盛工业园的产值,变成全镇总盘子里的一小部分,那得引来多少投资?原来就在工业园工作的盛正,算了一笔账,感觉完全没有机会。
只是,盛正多年工作养成的观念,还真不觉得自己的规划有什么不妥,他在办公室看了一下午的资料,看了那次会议的记录,也看了各级相关的文件,越看越觉得自己规划没错。
农村城镇化,本来就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当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农村城镇化是必然的结果,这有什么不对?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地区发展良好的一个重要表征,有什么不对?
虽说已经跟黄承忠说过,会尽快跟郭国坚联系,虽然跟郭国坚个人关系也不错,盛正心里其实并不想这么做,在这样的事情上都要找前任,那是能力和水平不够的表现。
好在这样的问题,他有一个很好的请教对象,第二天下午,他就匆匆回了省城。
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候,他叔叔的家里,依然有很多人请教工作,直到晚上十点多,叔侄俩才有机会坐下来好好聊聊。
“怎么样,还不错吧,”盛副省长问侄子。
“已经适应了,对工作也有了全面的了解,”盛正帮叔叔到了一杯清水,副省长睡眠不好,晚上不能喝茶,“这几个月,各项指标都发展得不错,”
“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盛副省长对还没有去过的这个地方,其实很了解,至少相关数据很了解,不然也不会把自己看好的这个侄儿调过去。
有嘉盛在,五里坳自然会发展得不错,他现在更希望了解的是盛正的工作进展。
“高新区的栗主任对我的工作很支持,已经敲定了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加起来能近千万,至少创造一百五十个就业机会,”
栗青锋主任帮了自己,在叔叔面前,适时提几句,那也是应该的。
“嗯,其它的呢?”
“这个,”盛正知道叔叔问的是自己总体的打算。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向叔叔和盘托出,这个问题不解决,他接下来的工作,不好开展,或者说,不能持续有效的开展,只能还是像在刚开始熟悉情况的时候一样,遇事做事,而不是有计划的工作。
盛主任眯着眼睛,听侄儿讲完,“你自己的看法呢?”
“我认为我的规划大体没错,只是,他们的意见,也必须考虑,叔叔你也知道五里坳镇的特殊情况,”
“你啊,”盛副省长摇了摇头,“工作中哪能所有人的意见都跟你一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的,难道连一个副镇长也说服不了?还是你对自己的想法没信心?”
是有些没信心,黄承忠上面没什么基础,但是他后面有一个人,那个人,虽然到现在,自己连见都没见过,但盛正清楚,关于五里坳未来怎么发展,那个家伙肯定有很大的发言权。
黄承忠说是郭国坚主持讨论的结果,搞不好就是冯一平的意见。
“我是觉得,沿海一带的发展,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但是他们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所以有些拿不定主意,”
“盛正,你现在是一地主官,做主官和原来协助别人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首要的任务,不再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而是积极主动的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力量,为自己的辖区谋发展,”
“在这个大前提下,其它所有的顾虑都可以抛到一边,既然你拿不定注意,小郭可能已经有了另一套规划,你为什么不去找他了解清楚?怎么,顾忌脸面吗?只要是为了工作,那些又算得了什么?”
盛副省长对自己的这个侄儿有点小小的失望,做惯了别人的下属和助手,一时办事的方式还调整不过来,遇事又不够果决。
“你们年轻人,也要有年轻人的圈子,小郭现在在省%委政研室,了解省里的动态和精神,就是不为工作,和他保持联系,对你也有很大好处,明白吗?向他请教没什么不好意思,”
盛副省长算不上和蔼的提点了自己侄儿几句,“你自己也要加强政治学习,城镇化自然是没错,但是,你镇了解城镇化吗?城镇化的途径可以多样,城镇化的后果,也不尽相同,发达地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但是不是就一定适用于所有地方,或者说是最好的方式呢?”
到了他这个层级,看问题的眼界,自然跟侄儿不一样,各地的条件不同,沿海的那一套,在他们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他们这个内陆省份,没有沿海那么多的投资拉动。
末了,叔叔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盛正只能去找郭国坚谈谈,他决定,如果到那时,觉得自己的规划还是最好的,就直接找冯一平谈谈,只要和冯一平谈妥,相信镇里绝对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
盛正有些烦恼,他的前任郭国坚现在也一样,有些焦虑,怎么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郭国坚现在的工作,比之前还要忙碌。
他所在的省%委政策研究室,还有另外一块牌子,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加上4名后勤人员,一共编制了38人,38人里,虽然只设了一正三副四位主任,但处级领导职数就有15人,所以他这个正处在这,并不起眼。
政研室一共有五个职能处,工业经济、财金贸易、社会发展,以及综合处和秘书处。
他被分配到社会发展处,主要负责调查和反应全省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情况,了解和掌握教育、文化、人口和社会保障,社情民意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他感觉现在好像又跟在市共青团时差不多,虽然都是一些务虚的工作,但一天到晚,那是各种写不完的文件,至于加班,那太是常事了。
写出来的这些文件,有些可能到了省领导的案头,也有一些在省领导的讲话里有体现,不过,迄今为止,他写的那些文件,还没有一份得到省领导的亲自批示,至于和省领导亲密接触的机会,现在同样没有遇到。
虽然辛苦,虽然没什么大的成绩,但这几个月下来,他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猛涨,于是,从月初开始,他花了十多天时间,他把当初冯一平提出来的那些想法,系统的阐述出来,写成一篇《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文章,得到了自己老爸的首肯之后,郑重的交了上去。
可是,到现在为止,这篇承载了他希望和心血的文章,递交上去已经一个多星期,依然没有任何反应,哪怕是领导不找自己谈话,在那篇文章上批示几个字返回来也好啊,难道领导们对自己的看法,非常不认同?
“郭处,这是你要的文件,”下班前,一个手下交给他一份材料,那是关于省城大学竞争力的调研资料。
“辛苦了小袁,”
他只翻开看了个开头,桌上的电话响起来,“小郭,你准备一下,书记明天去调研,办公厅点名让你随行,”
“我知道了张主任,”郭国坚兴奋的放下电话,在这工作了这么几个月,现在有机会和书记一起出去,这不就是反应吗?哈哈!
…………
第二天一早,郭国坚和省%委一些人,坐在一辆商务车里,跟在书记和各位领导的车后,密集的视察了好几个单位,主要是国企。
这些企业,可不像嘉盛工业园,几乎没怎么受非典的影响,而是影响非常大,上半年计划的完成情况,都不太乐观。
最后的一站,是省日报报业集团,省%委领导亲切慰问了始终坚持在一线采访的新闻工作者。
日报集团门口,郭国坚和其它人站在旁边,看着报业集团的领导恭送书记,一号大秘拎着包跑过来,“郭处,领导让你上他的车,”
郭国坚知道这会周围肯定是一片羡慕,不过,他没时间好好体会,深吸了几口气,跟在大秘身后,快步走向那辆奥迪,现在在他眼里,那不是车,那是一个大好机会和希望。
“小郭,你爸最近身体还好?”书记戴着眼镜看一份文件,见他进来,笑着问了一句。
“谢谢书记关心,我爸身体挺好的,”
“身体好就好,”书记在文件上签了字,副驾的大秘连忙接过去。
“怎么样,在新单位工作还适应吗?”
“挺适应,这几个月下来,收获很大,”虽然在行驶的汽车里,郭国坚也尽量让自己坐的端正。
“看得出来,”书记点点头,“你的那篇文章我们都拜读过,很有见地,”
“书记您过奖,”郭国坚连忙歉让,怎么担得起领导的“拜读?”
“那是我在下面是工作的一点看法和体会,其实很片面,”
“呵呵,能有那样的看法,说明你是真的沉下心去工作,去思考,很不错,”
“很不错”三个字听在耳里,郭国坚又有了上学时,第一次被老师表扬的那种激动和自豪。
“你觉得,结合我们省的实际情况,城镇化最需要注意什么?”书记问。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我认为,城镇化的中心,也应该以人为本,”郭国坚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们国家,总体看是人多地少,我们省尤其如此,但土地又是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非常稀缺公共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稀缺,现在沿海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其实是要地不要人的城镇化。
一些地方只看重土地的稀缺和升值预期,急切的征用和开发乡村土地,但对土地被征用并集中安置起来的原农村居民,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问题,实质是要地不要人,这样的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而且会引发很多群体性事件,”
“人、土地、发展,”书记闭目沉思,“你那篇文章里提出的方法,应该是为你之前工作的地方量身定做的吧,以镇为中心,但又不把周围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镇里,底下的各村同时协调发展,可惜,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但是,可以作为我们省农村工作的一条路子来尝试,”
可持续发展,当然比发展好,但发展,又比不发展好。
那些沿海发达地区的政府,尚且那么重视土地财政,他们这个本来财政收入就低的内陆省份,也不可能对这样很快能充实财政收入的手段视而不见。
发展总是第一位的,发展过程中的那些问题,可以考考虑在以后解决。
只是,这个小郭的一些看法也挺有见地,以他现在的职位,就能思考这些问题,很难得,是个好苗子。
“想不想到党校深造一段时间?”书记突然问他。
当然想!系统内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当然,有些领导去党校学习,是因为原来学历低,但他正规大学毕业,用不着,书记亲自建议他去党校深造,怎么也是重点培养的意思。
“我服从组织安排!”
(https://www.02shuwu.cc/12_12107/30231722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