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商王族 > 第七百八十七章 局势

第七百八十七章 局势


  三顾渭水后,姜尚应允了姬昌的招揽,入朝堂,官拜太师。

  而姬昌为了表达对姜尚至高的尊重,敬称其为太公。

  太公,一者是对老者的尊称,二者,也有父亲的含义。

  姜尚、姜太公!

  群臣哗然。

  觉得姬昌哪怕求贤若渴,但如此做派实在是太过了。

  近臣暗中劝谏,然而却被姬昌大声训斥,罚其俸禄半年,闭门悔过一个月。

  “汝等可以不尊我,但绝不能不尊姜太公!”姬昌在朝堂上,对群臣这般喝道。

  所有人悚然,也感到浓浓的困惑。

  这姜尚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让姬昌敬畏神明般,这般尊敬?

  不,也不能说是尊敬,说个不好听的词,那就是恍若舔狗!

  就差当场跪舔姜尚了。

  “西伯侯不必于此,这样会让朝堂众臣,和天下子民如何看待你?”姜尚摇了摇头。

  姬昌笑着说道,“理应如此!不然便无法体现我对太公的尊敬。”

  姜尚笑而不语,他知道,姬昌尊重的不是自己,最起码不全是,而是他背后的势力。

  太师,位列三公之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大臣。

  正如闻仲入朝歌,成为大商国太师一样。

  姬昌封姜尚为西周太师,便是表达了自己正式臣服阐教的意思。

  从今以后,西周国和阐教乃为一体。

  不仅如此,姬昌还打算将自己的大儿子伯邑考,送入玉虚宫,拜入元始天尊门下,这样一来,姬氏和阐教就会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当然,这种密不可分只是对于姬昌而言,不过是他一厢情愿而已。

  阐教不会因为收了你家几个族人当门人,而真的与西周国荣辱与共。

  在元始天尊眼里,姬昌乃是整个西周国,都不过是一枚棋子。

  一只他懒都懒得看的蝼蚁。

  “太公以为,今后我该怎么做?”姬昌问道。

  也是在打探阐教下一步的计划。

  姜尚道,“积善修德,明道行仁,施王道教化,减少霸道。”

  姬昌说道,“此乃我西周国策,近些年,我已经罢兵休战,马放南山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许多年没有动兵戈了,只因西周周围的敌人,已经被我全部扫灭。”

  话语虽然平静,但却透着一丝得意与骄傲。

  当初西周国在西方大地上,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国。

  西周是个很古老的国度,一开始,西周未建国时,还是一个部落。

  这个部落的始祖名弃,善种植,以熊为图腾,尧舜时期被封为“后稷”,封于邰地。

  到公刘时,由邰迁到邠,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

  在此之前,周人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文化不兴,在西方大地上,算不上强大。

  然而,当周人迁到岐山一带时,便彻底的在这里定居下来,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

  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时至今日,西周已经成为西方大地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季历时期,也就是姬昌的父亲,已经得到了西方两百镇诸侯的效忠。

  后来商主见状,便作了个顺风人情,册封季历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权势达到了最顶峰。

  到了姬昌这一代,他南征北战,把一切敢忤逆他的意志的国家、部落,都统统地消灭。

  文治武功达到了顶峰。

  让西周国彻底的成为了渭水中游,最为强盛的诸侯国。

  无人敢与其争锋。

  所以,姬昌很骄傲。

  虽然这些功绩,不能全算在他头上。

  没有历代先祖的努力,姬昌也不可能达到今日的成就。

  但若是没有姬昌这么多年励精图治的话,西周即便仍然是西方大地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但国力也不会达到今日这等地步。

  “侯爷为政清平,仁厚慈爱,在天下素有贤明,许多文人对侯爷都崇拜不已。名望,侯爷已经具备,现在唯一缺少的,是能与商朝一较高下的军力。”姜尚缓缓说道,“纵然西周得到阐教扶持,但若想达到可以和商朝一决高下的地步,非数年之功,最少也需静心等待十年的时间。”

  姬昌诧异道,“这是为何?若阐教仙人助我,攻灭一个人间王朝,岂不易如反掌?”

  “阐教仙人不会下场博弈,截教也亦是,未来在人间,必定会爆发一场决定中原霸主归属的战役,但博弈者,只能是西周和商朝,我教只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西周,也就是说,这场决定中原霸主归属的战役,只能打着西周国的旗帜,而非阐教。”姜尚说道。

  姬昌眉头微簇,有些懵懂,他思考少许,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代理人战争?

  也是。

  凭阐教和截教的体量,若是亲自下场博弈,势必会爆发席卷六界的,史无前例的战争。

  把战争只局限于人间,

  两者各自扶持人间一国,打着逐鹿中原的幌子,先让双方拼斗。

  一旦发现己方不行了,那就再上本教年轻一代弟子镇场子。

  年轻一代弟子如果还不行,那就上二代弟子。

  二代弟子不行,在上一代弟子。

  到最后。

  才是两大教主面对面博弈的地步。

  层次渐进。

  把战役规模,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人会说了,为何要这么麻烦,何不直接让两大教主拼个胜负,决定人间的归属?

  诚然,通天教主的实力要比元始天尊稍强一些。

  但也只是稍强一些。

  以二人的修为,哪怕是生死决斗,固然元始天尊败的几率要大一些,但想杀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鸿钧不让,哪怕让两人放开了打,往死里打,到最后也只会是同归于尽的下场。

  生死决斗,两人都会死。

  人要是死了,再怎么争也就没意义了,到最后只能便宜了太上老君。

  若不生死决斗,虽然元始天尊会输多赢少,但也绝不会对通天教主妥协。

  故而,让底下人分出个胜负,等某一方的门人全都死绝了,你在厉害,也不过是孤家寡人一个。

  要想重建宗教,恢复昔日的辉煌,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届时,封神早已结束,众仙归位,飞升神界,从此难以再回仙界。

  “西周必须要有十年的发展期间,玉虚宫会在西周境内,选择大批天赋不错的好苗子,进入玉虚宫学道,十年后,他们也都成人,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届时,西周国的国力,会达到一种巅峰。而且,现在也没到与商国开战的时机,唯有时机到了,才是西周逐鹿中原的时刻,时机未到,就必须要隐忍。”姜尚说道。

  “这么说,我还需要稳住商王?”姬昌问道。

  姜尚颔首道,“商王年轻气盛,南吞蛮族、西取羌氐、待北克狄族时,天下九州,光他就独占九分之六七,少年得志,便会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侯爷就可在这时广献美女财宝,联络对商主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他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

  姬昌抚了抚胡须,这些皆是老成谋国之策,与他所设想的,基本无二。

  即便姜尚不来,姬昌也会行这些计策。

  对外,高声赞扬帝辛威武圣明,可劲儿的夸赞。

  财宝、美女、金银,只要帝辛喜欢,统统送到朝歌。

  对内,则继续施仁政,鼓励农桑,开垦荒田,磨炼兵马,待十年二十年后,西周国的国力,达到商国百分之六七十时,就是天崩地裂,震动九州之时!

  据渭水天堑,裂土称王!

  只是因为姜尚的出现,阐教的介入,彻底打乱了姬昌的计划。

  但大体方针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称王,还是要称王。

  但姬昌不在再满足偏安一偶的‘王’

  而是要做中原、做九州的王!

  ……

  “侯爷,臣还是不懂,为何你对姜尚如此器重?”说话的人是闳夭,乃姬昌的四大心腹臣子之一。

  与南宫适﹑散宜生﹑太颠并列。

  姬昌瞧了闳夭一眼,略微沉吟,还是没有把实情告诉他。

  哪怕他是自己最器重的大臣之一。

  哪怕他忠诚不二……

  但,此事毕竟事关重大。

  一旦泄露出一点口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连姬昌都算不准。

  毕竟,他现在已经和阐教牵扯到了一起,冥冥之中,已经改变了西周国原有的命数。

  他看到的未来,是一片混沌。

  卜筮出来的卦象,也不知吉凶。

  乱了,

  一切都乱了。

  乱到连他都把握不准未来的方向。

  “狩猎之前,本侯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娓娓道来,这自然是他准备好的一套说辞。

  “我国先君太公曾遗留一卦,卦辞显示: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我与太公相谈三日,被其才华谋略深深的折服,本侯便确信,姜太公就是本侯先君太公所说的那位圣人……”

  听着姬昌的话语,闳夭不置可否的淡淡一笑。

  也不知信了还是不信。

  总之,闳夭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岔开话题,和姬昌谈起了国事。

  ……

  远在千里的帝辛,自然还不知道姜子牙已经成为了西周国的太师。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或许北伐战役早已结束了。

  这些年来,帝辛并没有主动寻找过姜子牙。

  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姜子牙是阐教弟子,而他背靠的乃是截教。

  故而,姜子牙不可能会成为帝辛的臣子,只能成为帝辛的敌人。

  要么趁他羽翼未满,修为未成杀了他。

  要么就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态发展,让姜子牙成为西周太师,来日封神大战,再度决一雌雄。

  这样做的好处是,帝辛对姜子牙很是了解,毕竟有过上一世的交手经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若是能了解对手,知晓其脾性,就首先成功的一半。

  但这样做的坏处时,姜子牙的确是一个能人,不论是治国安邦,还是开疆拓土,都是千年不出的奇才。

  不过,按照上一世的发展,姜子牙首先会来到商国求官,在此之前,他对封神之战的事情,并不知晓,所以才有了入朝歌求官之行。

  后来得知阐截两教,打算在人间决一胜负,争夺人间信仰后,便毅然辞官,回到了渭水,有了三顾渭水,出山辅佐姬昌之说。

  只不过,历史却稍稍发生了一些改变。

  姬昌三顾渭水事件,在南极仙翁推动下,足足比上一世提前了近十年。

  引子依旧还是那个引子:武吉入城,失手打死武官,被姬昌瞧见,念其孝心,放他回家安顿老母,然后在去官衙投案,回家后老母带他去见姜尚求教……

  历史虽发生了变化,但一些基本东西,并没有变得面目全非。

  也算是某种幸事吧。

  这样一来,帝辛凭借“上帝视角”依然掌握着一定的主动权。不至于让历史犹如脱缰的野马,脱离自己的掌握。

  帝辛原打算,等到姜子牙如上一世,进京求官时,要杀要放,在做决断。

  在此期间,也算是给他充分的考虑时间。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等到下一次见到姜子牙时,或许西周和商国已经正式开战了吧。

  ……

  ……

  二月中旬。

  气温已经有所回暖。

  但仍然处于隆冬时节。

  只是相比前几个月那狂风骤雪的鬼天气,已经好了很多。

  然而,北狄人的日子,过的依旧很凄惨。

  北狄部落还好,那些依附于北狄的其他草原部落,就更加凄惨了。

  部落内的粮食都吃光了,牛羊也吃光了,三狄汗王曾明令禁止,不许宰杀战马,但不宰杀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族人们活活饿死?

  即便三狄汗王答应,会把一些粮食分给其余部落一些,但毕竟是杯水车薪。

  三狄汗王也不知道,商国打算合围他们多久。

  所以,三狄汗王必须优先保证,自己部落的子民,有吃的喝的,至于其他人,能挤出一点,就分一分,实在不行的话,那就爱莫能助了。

  而为了防止其余部落宰马充饥,在草原众部落,云集狼居胥后,三狄汗王就立即下令,将中小部落的战马统统上缴,进行统一管理。

  有部落酋长暴怒,觉得北狄族是往死里逼他们。

  然而,仅是这么一道怒言,就被赤野望当场斩杀,喂了秃鹰。


  (https://www.02shuwu.cc/12_12102/4478232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