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水力水泵
“有的啊,本来种这片田的佃户接着种,您要抽调人手的话我去帮您抽调。”
“好的,谢张典吏,回头请您喝酒。一共230亩地,差不多需要70个壮劳力,10头牛,再临时请100个壮劳力整田,不白干,一人一身棉袄干一天领三斤白面四斤大米或同等价格的粗粮,咱这不是种田,是实验,得让壮劳力吃饱穿暖才好出力气,先组织人手,学生去买农具棉袄粮食等物资,尽快把地整出来尽快种上。”
“额,徐公子,这大冬天的整地可以,种不了田啊!”
“放心,学生自有妙计!”
徐伟先回家把自家产业管理好,让已经成为铁匠作坊的张铁匠打造精钢农具和挖矿工具,大到耕犁小到镰刀,完了后打造三千根钢筋和近千个十字卡扣,自己带着矿工去查看马鞍山铁矿。
视察了两天,主要是以一个钢铁厂实习工的资格去找矿脉,最后找到一个露出一角埋层浅的磁铁矿矿脉和一个伴生锰矿矿脉,其他伴生矿找到一点点。
然后找一帮猫冬的矿工采矿,挖掉土层后一百多人一天能挖260吨原矿石,徐伟准备建一座炼铁高炉一座炼钢平炉,先采些铁矿石给张铁匠打造钢筋农具和高炉平炉炉壁高架钢管吊机等设备,之后采出来的铁矿石存着,等以后一开炉那铁矿石消耗超级快,不存点货不够用。
得去联系商人运煤过来了,以前钢铁厂的煤炭来源很多,徐伟只稍微了解一点,以现在的条件最好是在附近或者长江沿岸。
徐伟仔细回忆以前看到的煤炭购买清单,好像铜陵市新桥镇在其中,离长江不远,不过这年代可能不叫这个名字,问问张铁匠再说,他炼铁是用煤的,煤买回来后建一个焦炭厂,干馏焦炭。
还需要碳酸钙也就是石灰石、大理石,不难找到,找采石匠就近采石加工成粉末再拉回来做溶剂,还需要萤石铁矾土和锰等合金材料,这些都得先买来或采来存着。
那两百三十亩田有一百亩是上好的江边水浇地,往年种植水稻,现在改种玉米辣椒花生南瓜西红柿,一百三十亩中等旱地种土豆红薯,浇水不方便,得用水车或其他方式把附近江里的水提高十几米。
这年代想把水大量的提高是真的难,尤其是多年干旱长江水位降低后,水车只能提高十来米,再大一些的水车建造难度太大,要不用水泵?可以有!
电动水泵不要想了,现在的条件造一个小型发电机都很难,徐伟一直想给手机充电宝充电都没时间搞,只能用人力畜力或水力。
想了想后有了计划,打造一根非常长的铁管子,由于不是每天需要浇水,所以需要一个储水塘,平常一点点储存水,需要的时候放出来浇地,可以在附近找一块地势高于那些旱地的地方,开挖或用围墙式水坝建成储水塘,再用水渠连通到田里。铁管子一头伸入江里,一头接到储水塘,利用螺旋桨快速转动造成的吸力把江水吸起来,传递到储水塘。
江边倒是有很多小山小土丘石丘,可以建储水塘,水很重,一立方水大概一吨,所以铁管不能粗,太粗就能装更多水,重量也就更重,螺旋桨所需要的动力也就更大,所以管子不能太粗,需要根据动力来决定。
人力?还是算了,最少要130亩地一年三次以上的浇水量,需要的水太多了,就算管子只有几厘米粗人力也差的远,持续力也不行。畜力?畜力也就比人力多那么两三倍,也差的远,那就只能用水力了,从长江吸水十几米高竟然也用长江水做动力?怎么感觉像是煮豆燃豆萁呢?
水力无非就是水车,与传统水车差不多,只是不用兜子装水提高再倒在水槽里,而是用江河流动产生的冲击力来转动水车,再把动力传递到需要的地方。
长江边徐伟看过,水流很慢,估计水车转动速度不会快,那就需要改造江底了。
徐伟找张铁匠打造了一根非常平不会弯曲的水槽,长四米,在两头内槽面刻上尺度,就是一个比较简陋的水平尺了,再用细绳打结的方式做一根30米长的绳尺,带上家丁赶着马车去江边实地考察。
水车水管的位置最好是在长江和旱地的T字交叉处,次一级是上游,不要离太远,徐伟以这个为准测量起干枯的河床落差。
一番测量后得出数据,T字交叉处100米长度的落差是65厘米,这么些落差水流差不多了,500米长度的落差是6米2,再往上游走一里多地落差更大,但是太远了,不合适。
徐伟再次记录了降低落差数据和地形后,带着家丁找水车,找到两个,用刹车的方式测量了一下水车转动的力气,需要280斤的力气才能把水车止住,再大概测量了一下两处水车的水流速和落差后计算出大概数据,心里有个底了。
280斤的力量,至少要把水提高到20米高度,除去工作动力损失,那么水管只能是8厘米以下内径,要不然抽出的水要么无力,要么根本抽不出来。
还得考虑长期使用带来的各方面磨损,尤其是江底淤泥冲刷造成落差减小,动力减弱,所以必须有余量,或者可以说把这个东西质量造成120分,平常使用80分,多余的40分就是余量,随着使用磨损严重后,80分可能增加到85分,再使用磨损后增加到90分,95分,100分……直到用报废。
这两个水车太古老,结合长江水流速度改造一番后动力能达到400斤以上,再做大点的水车,把动力提高到700斤,就能提动直径14厘米粗的管子了,不过还得细一些,有轴承、轴、螺旋桨会减弱动力的,那就定在13厘米。
水车形状类似于后世摩天轮,外圈均匀分布着很多木片,改成铁片更结实,同时入水的差不多有四片,需要700斤力气,加上前期损耗,需要750斤左右力气,分布在四个片上,每片承受190斤水流冲击力,从这个可以算出每片叶片需要大概0.7平方米。
有了具体数据,要设计出水车来就简单了,再设计好传动装置和螺旋桨装置,徐伟几笔画好设计图,标好尺寸,写明各部位所需材料种类,让张铁匠和木工作坊开始造水车,先试验过后再决定是否改变,大了也用上,以后磨面磨石什么的,小了不是很小也用上,再造一个刚好合适的,不管多大多小都有用。
水车基座附近上下游河床都得加固,不然时间一长被水流泥沙冲垮了就好玩了,得用到水泥,虽然水泥厂还没影,但小产量的简陋作坊还是可以有的,短时间生产出几百吨还是可以的,写出从选材到碎石到煅烧到磨粉到成品的详细经过和工艺,在肥皂作坊附近找块空地搭一些简陋的能防雨的棚子,交给几个流民少年去搞,不懂的来问。
确定了水车安装位置由壮劳力给麻袋装土,手推车推着倒入江中截流,截好后清掉水和淤泥,用大石头和水泥在上游铺200米的分淤河床,就是做成小角度向江中下游延伸的后斜型,前高后低,一层一层,以后分淤的效果就像北方草原上的火车清雪车头铲一样把雪分向两边,只是这个只把淤泥依靠水流自身分向江中位置,保证淤泥不会太多就好了,以后维护清淤也方便,没被水冲走的淤泥划条船用杆子往水下戳一戳水流就把淤泥冲走了,当然预备好五个水车基座是必须的。
江边试验田里好几百人热火朝天的翻土填土平整土地,每亩地都深深的翻过来,几乎翻了半米深,连带着高度都比原来高了一些。
另一边旱地里也是几百人在翻土垅土,也翻了半米深,一条条土垅在勤劳的官田佃户手中工具下成型,等完工后给三分之一的土地插上钢筋,用糊窗户的小眼窗纱刷一层透明的软胶代替塑料薄膜做大棚的棚,效果比塑料薄膜差了一半不到。
(https://www.02shuwu.cc/12_12008/4438419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